疫情新形势下,面对新增感染病例的增多,儿童青少年、孕产妇、一线防疫人员等不同群体,如何正确调整焦虑紧张的情绪?怎么面对疫情期间亲人离世?开工第一天,打工人如何进行心理调适?为此,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全。
1 儿童青少年
南都:新冠期间,儿童青少年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时,家长如何对其进行心理调适?
黄全: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也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秩序。不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免受过多负面信息的干扰。
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保障儿童青少年内心安全感。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年龄段和认知特点,告知简单、清晰、必要的信息,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对于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抚摸、拥抱、陪伴入睡等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问题,家长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
2 孕产妇
南都:孕产妇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时期,新冠期间更易本能感到紧张、恐慌甚至焦虑,她们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黄全:首先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感染。保持规律生活作息,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习孕产期相关知识,了解自身生理、心理变化,做适当的家务和体育运动等,增加生活掌控感。
其次,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减少自责等负面想法。在情绪不好时,通过转移注意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跟家人、朋友倾诉宣泄,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学帮助。如科普文章、媒体相关节目、心理热线咨询等方法获得情感支持,及时排遣不良情绪。
最后,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产检。去医院时不必过度紧张,做好自身和家属防护,遵守医院的防控要求。如果新冠感染,明确是否存在躯体不适,如无明显不适可继续密切观察,如存在明显躯体不适,建议寻求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切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