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苹果栽培的生态条件,主要是气温、降水和日照。
从小范围讲,土壤类型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认为,适于苹果经济栽培的温度,是在年平均8—14℃的范围内,也有人提出在北半球1月份、南半球7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0 —10℃之间,是苹果适宜栽培区。冬季最低气温在-32—-33℃,根际土温在-9~-12七之间是目前栽培的北限;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夏季花芽分化期的月平均气温高于28℃的地方,是栽培的南限。对年降水量的要求,约在450-1,0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一般多于1, 500小时。
但是,对于以上的生态指标,应有具体分析。因为,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苹果的原有特性也会相应地变化,不同品种之间对外界生态条件的适应能力,也有某种差异,甚至会对栽培条件产生更多的依赖性。因此,对于栽培品种特性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作深入了解,就能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扩大苹果生产的分布范围。例如,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除利用匍匐栽培生产苹果外,还育成了更加抗寒的新品种,使苹果生产逐步向北推进。
过去,有人认为,在暖地栽培苹果没有经济价值。但是,我国的苹果南移,已获得成功。事实证明,我国长江以南栽培苹果,不仅可以高产,而且还能生产优质苹果,就是在西南高海拔地区,苹果的产量和质量也都很好。
根据气象学的一般规律,在北半球,海拔上升100-120米,大约相当于纬度北移1°。即在北半球的山地气候,海拔平均每升窩100米,温度约降低0.4一0.6℃,光强增加4一5%,紫外线辐射能增加3—4%。在低纬度地区,就可以利用高海拔来满足苹果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例如,在我国西南,年平均温度14—16℃,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或更多)的高原、高山区,苹果生长良好,品质优良,并且具有早结果、早丰产的特点。
又如湖北的利川,海拔1,160米,年平均温度为12.8℃,这一带山区550米以上是冬季雪线的位置,果 树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在900米以上的地段,苹果生长良好。因为这些地区的年平均温度虽高,但月平均温度变化小;冬季平均温度虽然高,但日最低气温可以基本满足苹果自然休眠的需要,被迫休眠的时间很短,年生长期开始早而长,有利于营养生长。夏季月平均气温又较低,一般不超过25℃,特别是果实发育的后期,夜温低(15℃以下),因此,又有利于营养的积累。上述的有利条件再加以积温高、光照充足,使我国苹果南移有了广阔的前景。
苹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无论山地、沙滩、粘土、砂土,只要逐步加以改良,并选择适宜砧木,都可以正常生长。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大约为pH4-8,耐盐能力的强弱,因砧木而不同。可以忍受的总盐量幅度约为0.06—0. 188%。据调查,在淮北平原的草甸盐渍土壤上,总盐量超过0.28% 时,苹果就不易生长。山地果园,土壤深度一般不应浅于60 厘米,深于60厘米时,能増强苹果的抗旱能力。平地地下水位的高低,对苹果的生长影响较大。据安徽砺山果园场调 査,夏季地下水位过高,有时加上短期渍水,可使同龄、同品种的苹果树冠和高度相差1倍。
总之,在深入分析苹果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中,不能只限于温度、雨量、光照等总指标,还必须对这些生态因子,在年周期中的变化,与苹果年周期的各个生长发育物候阶段,加以对照分析,才能正确判断,得出各地能否发展的科学根据,并为苹果区域化提供可靠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