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是16世纪哪个国的什么家,哲学家培根是哪国人啊

首页 > 其他网络信息 > 作者:YD1662024-01-27 06:51:14

在十六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大力倡导以归纳法为基础的经验主义方法,因而被马克思誉为“实验科学始祖”。《伟大复兴》(Instauratio Magna)是培根在1620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主要阐述了他的知识复兴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能够为人类生活造福的自然哲学体系,以代替当时占主导地位、但却不能产生任何实效的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体系。他仿照《圣经》所描述的创世过程,把自己的知识计划分为六个部分:

  1. 知识分类:《学术的进步》
  2. 新方法:《新工具》
  3. 自然志:新哲学的可靠基础
  4. 知识阶梯:经验到新哲学的桥梁
  5. 新哲学的前驱:完善前的新哲学
  6. 新哲学或者积极的科学:关于自然的一般理论

培根认为,在完成这六项工作之后就可以进入“知识的安息日”,使人类部分地回归到堕落前的生活状态,在充分把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的主宰。

作为这项知识复兴计划的基础,培根在1620年同年还出版了《新工具》(Novum Organum)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归纳法和以此为基础的经验主义方法。培根认为:只要以这样的新方法取代亚里士多德《工具篇》(Organon)中所阐述的老方法,也就是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演绎法,则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限制,极大地拓展人类的知识视野,建立起有益于人类生活的新哲学体系。

为了论证自己这套方法与知识计划的可行性,培根举了哥仑布发现新大陆的例子:

这正如哥仑布(Columbus)的做法一样,他在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惊人壮游以前就先说明他所以坚信必能于已知地域以外发现新陆地和新大洲的种种理由,这些理由起初虽遭拒绝,气候终为经验所证实,并且成为许多伟大业绩的前因和端始。

为了鼓动人们相信并实践自己的知识计划,《伟大复兴》的封面做了精心的设计,这个封面从此也变成了培根知识精神和近代科学革命的代表。

培根是16世纪哪个国的什么家,哲学家培根是哪国人啊(1)

《伟大复兴》封面

这个封面设计早已成为许多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两艘杨帆远航的船只驶过传说中耸立在直布罗陀海峡出口两侧、代表已知世界边界的海克力斯(Hercules)之柱,前去探索新的世界,为人们带来关于世界的新发现。海克力斯是罗马神话中以力量和善于远行冒险而著称的神人,直布罗陀海口是他曾达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培根把自己的新知识计划当成是实现《圣经》中知识预言的手段,因此还特意在封面画面的下方正中刻上了一段拉丁语格言:

Multi pertransibunt et augebitur scientia.

意思是

Many shall go to and fro, and knowledge shall be increased.

这段话取自《圣经·旧约·但以理书》书十二章第四节:

But thou, O Daniel, shut up the words, and seal the book, even to the time of the end: many shall run to and fro, and knowledge shall be increased.

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知识就必增长

在了解二书封面的这些含义后,我们当然会对培根的插图设计能力感到钦佩。不过,近来的研究却表明,这副封面画并是培根的原创,而实际存在一个原型。这个原型是西班牙皇家航海与地图专家彻思裴迪(Andrés García de Céspedes, ?—1611)在1605年出版的《航海要法》(Regimiento de navegación)一书的封面。

培根是16世纪哪个国的什么家,哲学家培根是哪国人啊(2)

《航海要法》封面

《航海要法》上卷介绍航海知识,下卷是各种海航地图,其封面所绘制是一艘穿过海克力斯之柱杨帆远航的船只,寓意也非常明显:航海是一个发现过程,只要走出已知世界的边界,探索未知世界,必然会获得关于世界和航海的各种新知识。

按照欧洲中世纪的传说,海克力斯支柱上刻有一段格言Non Plus Ultra,意思是Go No Further(不要超越)。但是,《航海要法》的封面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顶端飘带中央刻上了Plus Ultra,意思是Even Further(继续前进),又在画面上方绘制了西班牙的皇家徽章,以突出该书的皇家背景——当时的西班牙是全球的海上霸主,在欧洲建立了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所以这幅画也代表了该国在当时的那种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海外冒险的精神。其实,海克力斯之柱以及Plus Ultra这句于1516年正式成为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盾徽。

培根是16世纪哪个国的什么家,哲学家培根是哪国人啊(3)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盾徽

显然,培根是被该书封面所表达的精神所打动了,因此采用了这种创意。1627年出版的培根自然志著作《木林集》(Sylva Sylvarum,记录了培根自然研究的100个“实验”)仍然沿用了这一创意,只不过把中间的船只直接改成了一个球形的“知识世界”(Mundus Intellectualis),与哥仑布等发现的那个“可见世界”(Mundus Visibilis)相对应。

培根是16世纪哪个国的什么家,哲学家培根是哪国人啊(4)

《木林集》封面

1640年出版《学术的进步》(Of the Advancement and Proficience of Learning)拉丁文扩展版的英文译本时,封面设计者仍然沿用了同样的创意,并在画面顶端加上了“可见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握手。

培根是16世纪哪个国的什么家,哲学家培根是哪国人啊(5)

1640年《学术的进步》拉丁文扩写版英译本的封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