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
(2)孙武(前545年—前470年),齐国乐安人,曾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事业的巅峰是帮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称霸中原。在功成名就之际便急流勇退,不知所踪。《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著作,里面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治国、治军和战争思想。
(3)田穰苴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和孙武同属于田氏家族,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他的代表作为《司马法》。
(六)法家
(1)思想背景:春秋战国是一个注重人事的新时代。由于礼崩乐坏,诸侯国争霸,各个诸侯国都急需要进行改革以富国强兵,在正常改革运动中,便产生于众多的改革家,他们就是后来的法家。由于改革面对的社会阻力十分巨大,因而这些法家往往依托君主的权威,颁布严酷的刑法和传统的旧势力斗争。法家的改革必须重视失效,必须要在短暂的时间内见到效果,因而法家又十分强调农业和战争,强调权威和财政。
管仲
(2)主要代表:春秋时期的法家还并未成为一个流派,还处于思想的起步阶段。该时期各国的改革任务也就是法家的代表,如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等,他们在国内实行按亩收税,破坏者过去的井田制。同时,晋国、郑国等纷纷颁布成文法,动摇了贵族世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准则。
二,战国中前期:百家思想流派的争鸣时代
(一)法家学派的形成
(1)时代背景:公元453年,韩赵魏三家完成了对晋国的瓜分,进入了战国时代。而韩赵魏三国都是卿大夫建立的诸侯国,在国内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卿大夫,因而旧势力较为弱小。而晋国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铲除了公族的势力,颁布了成文法,部分地区实行了郡县制,废除了井田制,这些都为法家的产生提供重要的条件。
商鞅
(2)李悝(前455—前395年),战国初期魏国人,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李悝在魏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改革运动,他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实行军功制。在经济上奖励农耕;他颁布的《法金》成为了中国第一部重要的法律。在李悝变法的影响下,魏国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3)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吴起本是卫国人,后来被魏文侯重用,担任主将守护西河地区,取得了赫赫战功,吴起曾写下兵法《吴子兵法》,因而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魏文侯去世后,吴起在魏国受到排挤,因而离开魏国,到达楚国,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在楚国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和李悝的变法大体相似,但是楚悼王去世之后,吴起被楚国贵族说*,变法最终宣告失败。
(4)商鞅(前395年-前338年)商鞅年轻时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去世后,商鞅没有得到魏国重用,因而到达秦国。商鞅在秦国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实行比李悝更加彻底的变法,基本上清除了秦国的贵族势力,加强了君权和中央权力,同时实行重农抑商,加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实行军功制,加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实行严刑酷法,加强了国君的领导力。最终商鞅被秦惠王车裂,但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却保留了下来。
(5)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申不害是韩国人,在韩昭侯的重用下,实行变法。申不害主要的变法内容是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威,以权术驾驭群臣。,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不害主张的权术,是通过加强君主的权威以控制、消灭贵族。
(6)慎到(前390年—前315年),战国中期赵国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后来成为法家创始人物。也有人鉴于其道法结合的思想倾向,称之为道法家。慎到初步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法治”“权术”思想结合,主张君主建立完备的刑法后,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二)孟子(前371年-前289年)
(1)思想背景: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他是子思学派的弟子,接受了全面的儒家教育。他曾说游说齐国、燕国、宋国、鲁国和魏国等国,以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但是最终也没有得到重用。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理论深化,使得儒家的思想不再是道德教条的说教,而是开始有了完整的理论。
孟子
(2)政治思想:孟子几乎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是孟子对于礼制已经不再刻意强调,他只是提出了“法先王”。而孟子主要发扬了儒家的德政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仁政”,孟子的仁政是在战国时代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小农经济兴起背景下提出来的理想的治国方针。孟子更加强调民本思想,他已经没有了孔子的“忠君”的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超前理论。
(3)个人修养:孔子重视个人的修养,孟子更是强调。孟子提出了君子气节、养浩然之气的修养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仁义礼智”四端。
(4)教育思想:孟子提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所以变恶是因为后天的环境造成的。孟子小时候就有“孟母三迁”的经历。孟子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来保持人的本姓。孟子的思想对宋明理学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庄子
思想背景:庄子是战国中期宋国人,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他崇尚自由,厌倦官场,曾经不应楚威王之聘。晚年著书立说,成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