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廖春荷介绍,初期她专注于前端的服务和体验,却忽略了对后端供应链的监管。
一开始,门店使用的面条是由客亲提供标准以及配方,由供应商完成制作以及配送,但是早期内部对选定的供应商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某一次一直使用的面粉品牌供应短缺,供应商临时更换了另一品牌的面粉,没有及时告知廖春荷,使用新品牌的面粉制成的面条不到半天就有了腐败的迹象,导致食客投诉。
把问题产品全部销毁后,廖春荷一项一项地溯源,最后才找到问题所在。
这次事件后,廖春荷意识到食品安全对于餐厅的重要性,而自己作为品牌创始人,更是责任重大。之后,她也从中总结了经验: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控,建立对供应商绩效管理的标准,同时也要加强门店员工培训,定期检查食材,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
3、定位失误,200平米旗舰店开业不到半年即关停
除了选址、供应商监管不力等原因,定位失误也让廖春荷吃了不少苦头。
据她介绍,客亲腌面的门店面积一般在80平方米左右,而番禺食街的店足足有200平方米,大约是普通门店的1.5倍。在她的计划中,客亲品牌会从小吃进一步升级为正餐,这家店将是旗舰店。
于是,她在装修上大刀阔斧加入了围屋等客家元素;菜品上,除了腌面,也增添了不少客家菜。
△总投资高达7位数,位于广州番禺长隆的客亲旗舰店
然而,做快餐和正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逻辑,客亲的旗舰店定位正餐,但产品却没有跟上,顾客点得最多的还是腌面等客单价较低的菜品,客单价一直上不去。
“大门店带来的,除了高昂的装修费用,还有更大的铺租压力和更高的人力成本。当时番禺旗舰店的租金大概在4.5万到5万每月,加上人工、食材等开销,每个月的固定支出高达六位数。”
经过了长达半年的入不敷出,廖春荷决定止损,将这家店关停。
廖春荷总结道:“如果定好了战略,就不要朝令夕改。外部可能有很多诱惑,但还是要仔细考虑品牌的运营团队、技术团队能不能支撑自己的定位。”
“这几年,我们把该踩的坑都踩过了。”廖春荷回忆起这些年的创业历程笑称。但她也强调,6年来,虽然踩过很多坑,犯过不少错,门店也经历了关关停停,但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做餐饮。
暂停,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何会在去年做出关停所有门店的决策?
去年年初,疫情突袭,很多餐厅扛不住压力就此倒下,还有不少连锁餐企因为缺乏现金流也不得不关店止血。客亲连关3家门店,首当其冲也是疫情影响,其次是客亲品牌一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创立之初,客亲腌面的战略是“品牌即品类”,即客亲腌面就是作为梅州腌面的代表和标准。然而要实现这个战略,要跑通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质量、客户体验以及标准化搭建;第二阶段是供应链的搭建,以支持快速扩张;第三阶段是实现批量复制,快速扩张。
经历长达6年的摸索和不断试错,客亲在第一阶段上虽然已经基本跑通,但众所周知的是供应链的搭建投入比想象中的大得多,而疫情的影响对于现金流也是个很大的挑战。
其次,客亲的各门店形象和内部系统不统一,新旧并存,如果想要全面升级,需要耗费的资金也并不是少数。
考虑再三,客亲腌面被摁下了“暂停键”。
至于何时重启,廖春荷则表示,“一开始,情怀驱动着我创业,从不懂餐饮踩了各种坑,爬起来再前进,客亲更像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不断打补丁,现在品牌和标准都掌握在手上,下一次我们希望可以从头开始进行规划布局,以更高量级去重塑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