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也好,认知也好,不能一概而论,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和前提条件,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价值本身,即有没有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只有价值才是永恒的。
关于认知,你可能听到过以下言论:
- “认知大于事实”;
- “不要违背消费者认知做营销”;
- “品牌是一场消费者认知的较量”;
- “一切答案都在消费者认知中”;
- ……
可能,你认为说得都很对,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你真的懂认知吗?你能对认知下个准确的定义吗?认知对我们做营销,到底有哪些作用?
是不是,总感觉还差点什么?它很模糊,又无处不在。
那这篇文章,希望能让你读懂认知营销。
你将明白:
- 什么是认知?
- 心智和认知的关系。
- 品牌是如何改变消费者认知的?
- 认知营销的三种情况。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和认知有关的案例。
一、和认知有关的两个案例1. 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
在美国,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这两家品牌曾经做过联合的盲测:把消费者的眼睛蒙起来,给他们喝两种可乐,第一瓶是可口可乐,第二瓶是百事可乐,然后问他们哪一个好喝。结果喝完之后他们都说第二瓶好喝,也就是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好喝。
然后把他们的眼罩摘下来,再问他们哪一瓶比较好喝,大部分都说是可口可乐,结果就变成了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更好喝。
与其说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较量,不如说是认知与事实的较量。
第一次测试,是对产品的测试,比拼的是事实,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更好喝;第二次测试,是对品牌的测试,比拼的是认知,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更好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同一批消费者,测试的结果却有反差,显然,比起事实,他们更相信认知。
产品好不重要,消费者认为好才重要。
那百事可乐又是如何从可乐市场中抢夺一块领土的呢?竟然可口可乐在消费者认知中,是正宗的可乐,但是正宗也代表着有些年头了,时代需要创新,消费者希望与时俱进。
百事可乐于是在消费者心智中不断的灌输“百事可乐,年轻一代”的认知,品牌传播也无时无处不在散发着年轻人的气息,青春、活力、阳光、激情。
百事可乐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顺应了消费者的认知,他们渴望年轻、向往年轻、正在年轻。
2. 可口可乐VS非常可乐
非常可乐是娃哈哈集团旗下的一个可乐品牌,曾经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打着“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口号,依靠雄厚的渠道能力,迅速的占领了各个终端,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后来,随着可口可乐等国外可乐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广告宣传、渠道渗透,可口可乐所到之处,非常可乐就一点点消失,直到消失在了整个市场上。
当然,非常可乐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违背了消费者的认知或者是没有建立强有力的认知,一定是原因之一。
非常可乐试图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非常可乐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认知,但是,在消费者的原有认知中,可乐是国外的东西,并不是咱中国的,可口可乐才是正宗的可乐,差不太多的价格,谁又不想买正宗的可乐尝尝呢。
看完上面两个案例,相信你和我一样,对消费者认知赞不绝口,真的是营销中一把锋利的武器。
但如果,只知道它的厉害,却不知道它厉害的本质,我想,我们也很难为己所用。
接下来,就让我们拨开层层云雾,见到认知的光明。
二、什么是认知?李笑来说:概念,是一切知识构架的基石。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为了去繁就简,我更多的会从营销的角度去解释,所以,不一定完整。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注意、思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