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毛九为什么不在上海开店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05-07 19:54:37

很多餐饮人士都在表达:这次疫情真是让餐饮损失惨重,头部品牌、上市公司都撑不住了。但我们不得不对此打个问号,疫情的威力真的这么大吗?为什么2013年非典后,餐饮反而迎来了快速增长,这次却一片狼藉?

02.

疫情, 戳破了快速扩张带来的虚假繁荣

不可否认,疫情对餐饮带来了巨大影响,甚于任何一个行业。但餐饮人更应该看到的是,餐饮从非典、“国八条”以来一直以高增速急速发展,这其中不乏过快发展带来的虚假繁荣,即使抛开疫情,很多餐企也会被市场淘汰,疫情只是加快了泡沫破裂的速度。

自2014年全国餐饮业收入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的成绩,终止连续三年增速下滑趋势以来,之后每年餐饮业数据都急速增长。

2015年市场规模32310亿元,同比增长11.7%;2016年35799亿元,同比增长10.8%;2017年39643.70亿元,增长10.74%;2018年首次突破“四万亿”,达到4.2万亿,仅用3年便突破1万亿;2019年达到46721亿元,占消费行业总量的11.3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

但相对的,餐饮门店的寿命越来越短。2017年餐厅的平均寿命508天,关店数是开店数的91.6%,一些品类门店的平均寿命仅有6个月,甚至更短。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餐企的急速扩张。

从海底捞的年报中可以看到,虽然海底捞净利润达到23.47亿元,但由于开店扩张逐渐饱和,势能开始下降,特别是为海底捞贡献约三分之二营收的一二线城市门店。

2019年,海底捞整体翻台率从去年的5.2次/天下降到4.9次/天,一二线城市门店翻台率分别从5.1次/天和5.3次/天,下降至4.7次/天和4.9次/天。受此影响,其2019年同店销售增长率为1.6%,而一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增长率分别为-0.2、-1.9%,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九毛九为什么不在上海开店,(5)

海底捞一直通过疯狂扩张来保持营收增量,但随着在一二线城市中门店密度达到一定程度,门店客流量必然出现边际效益递减。(张勇的焦虑与海底捞的未来)

而刚上市半年的九毛九,以151.60%的净利增速成为了上市餐企中的最高,但其业绩增长主要也是来源于门店迅速扩张,作为集团发展重心的太二,仅去年就新开了119家门店。

九毛九收入增加2.8%至13.72亿,占总营收的51.1%,较2018年同期下降近20%,太二营收则达12.75亿元,增长135.9%,占总营收的47.5%,大幅增长近20%。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九毛九在近期宣布关停上海等地的22家门店。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九毛九还是太二,收入增长是由于菜单更新及价格上涨提升客单价,九毛九客单价增长5元至58元,太二增长3元至75元,翻台率却双双微降,九毛九翻台率从2.4降至2.3,太二翻台率则从4.9降至4.8,客单价上涨、翻台率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九毛九为什么不在上海开店,(6)

九毛九为什么不在上海开店,(7)

如果说,此前的高增长依靠的是不断开拓大众餐饮市场,而现在大众餐饮发展的红利已近见底,也就是增量市场正在变为存量市场,随着门店数不断增长,每个门店的利润也在下降,门店寿命自然下行。

在与我们的交流、留言中,不少餐饮老板都表示,疫情一到,没多久便直接缴械投降。而这些餐企大多不是街边夫妻小店,而是有一定体量,但尚不足以形成规模的中小餐企。

相对于街边小店来看,它们拥有更多的资金,更数字化的工具,营销手段也丝毫不逊色于头部餐企。但跟上时代的华丽外表背后,很多餐企依然没有解决战略、体系架构、资金、供应链等问题,而是在沿用传统思维的情况下,进行了局部改进,治标不治本,突发情况之下,便急速崩溃。

九毛九为什么不在上海开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