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和圣彼得堡的华侨领导合照)
2021年,我大四,那时候通过公司我已经能够养活自己了,而且我特别喜欢车,一直想要买豪车(做梦都想买)。思前想后,感觉有些德不配位,我给自己买车还不如给家里人买一些东西。
我清楚自己的地位,一个学生买那么好的车没用,赚一些钱给家人买的话,父母出去和朋友说“什么什么是我儿子给买的”,那时候自己脸上才有面儿。
可能学会放下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算是一种成长吧。
(和圣彼得堡的最后一次合影)
2022年的2月1日是我的生日,我请了一些朋友吃饭,也就是这一次,我成了“小阳人”。
那个时候确实挺难受的,因为刚接触也有点儿害怕,身体乏力,再加上要搞毕业论文,公司的事情都是几位好大哥管理。
我拖着难受的身体搞论文,没休息好导致眼睛发炎了好几次。但一直没敢跟家里人说,直到现在我也没给家里人说。
当时其实也给父母留下了一封家信,只不过放在我朋友那里,我对他说:“在第二个月月底联系我,如果我没回复,那你就把这封信给我家人。”
反正当时挺害怕的,但还好挺过来了,学业也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年我还考上了硕士,应该也是上苍眷顾吧,我在我们那一批考了第四,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我都能去。
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就选了莫斯科大学的人事管理,搬到了莫斯科,也为公司开展了莫斯科的业务。
(今年7月7日在圣彼得堡参加的毕业典礼)
2022年4月的时候,公司讨论了俄罗斯大学和山东学校的合作,5月还有一次合作,是赫尔岑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一次在线会议。
我们向赫尔岑大学赠送了一个青铜三脚架,这是中国古代的礼仪物品,代表着对和平、发展、稳定和繁荣的愿望。
之后我们举办了很多活动,例如“孔子与托尔斯泰: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入挖掘中俄两国文化的共同点,通过学术研讨增进民心相通,通过思想与智慧的碰撞,推动中俄文化交流、中西文明互鉴。
刚来莫斯科的时候,因为公司在圣彼得堡,所以莫斯科这边刚起步很累,我就开始白天工作,晚上上课(我们硕士专业都是晚上的课),虽然累但一天感觉挺充实的。
我始终都没有忘记母亲的那句话——“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公司向赫尔岑大学赠送青铜三脚架)
其实我也算过这些年留学所花的费用,可能已经花了100万,但我觉得这些年来俄罗斯对我的改变是呈几何倍增的。
曾几何时,我常问自己为什么出国,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单纯的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其实都不是。人这一辈子很难再有这么长一段时间,可以远离家人、朋友,去探索自己,跟自己对话,最后塑造自己的一个过程,这个往往是我们作为一个个体,能够更成熟和独立的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贵人、敌人、小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人这一辈子最长的职业就是学生。
要说出国这些年教会我最宝贵的一个道理就是:不要将生活赋予过多的意义,不断地去学习,完善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未来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回国进入国企或者央企工作。希望2024年的暑假顺利毕业,如果以后还有机会的话,我想继续读博。
最后就是希望能遇到一个不错的女孩儿,这些年太忙了,一直没来得及谈女朋友,也挺遗憾的,所以,很期待有一天丘比特的箭能射中我。
【口述:孟浩宇】
【编辑:皮导】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