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来自于他的*,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我要消费什么样的产品。
第二,来自于他生活中一个具体的任务。比如今天要去春游,需要准备食物,可能对奥利奥产生了需求,这就是我们说的具体的生活场景,生活场景中的一个具体任务。
这个*和场景来自于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我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我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就导致产生一个什么样的需求。
而这种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来自于外部和内部两种影响力,比如家庭、社会文化、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他内在的世界,动机、个性、情感,所以从消费者行为上来说,最终做营销就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第一,怎么激发消费者的需求;第二,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激发需求是要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买这个产品,产品跟消费者的关系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
决策影响就是当他产生了需求之后,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而不是选其它品牌,如何让自己的品牌成为消费者首选,这也是营销中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而传统的营销打法更专注于影响决策。比如“妙可蓝多”的广告案例,它告诉你要买奶酪的时候就选妙可蓝多,但是它的营销并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要买奶酪,这就是典型的传统营销打法,更加注重影响用户决策的部分,而不是激发需求的部分。
这种传统营销方式具体的做法有两步:
第一,占据品类。
第二,提高渗透。渗透包括两点:广告的渗透;渠道的渗透。
首先为自己的品牌锁定一个品类,让品牌成为首选。然后在广告中不断地去强调品牌和品类之间的关联,过去常规是投电视和户外,现在还有抖音、小红书的投放等。然后再去做渠道上的渗透,去铺货、开店、做各种促销活动。
为什么传统营销打法是这样的步骤?因为我们认为消费者的决策逻辑是”品类思考,品牌表达”。
所以我们就要占品类,然后提高品牌在这个品类中的渗透率,这就是传统打法背后最基础的原理。
比如买饮料,我们相信消费者是这样思考的:当他想买可乐的时候,首先想到可口可乐,想买碳酸饮料时想到了雪碧,想买茶饮料时想到了统一冰红茶、康师傅绿茶。这是消费者的决策路径。
但是在这个路径中会发现,对于大品类来讲是非常占有优势的,但是对于小品类来说,这个逻辑对于这些小品类中的品牌就非常不利,小品类品牌除了要解决占据品类的问题,还要解决品类如何做大的问题。
所以这种营销打法所带来的增长模式,我把它叫做存量的增长。
就像前边提到的奶酪,假如奶酪市场一共10个亿的规模,如果营销做得非常好,市占率达到了50%,相当于从中分到了5个亿,但是如何把奶酪这个市场从10个亿做到100个亿,这就是传统营销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它是存量增长。
品类≠需求
存量增长就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
营销告诉消费者奶酪就选妙可蓝多这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很多消费者不吃奶酪。因为奶酪这个品类它不是中国人日常的消费习惯。
所以你去主打”奶酪就选妙可蓝多”意味着你能分走的市场份额只是奶酪现有市场的存量,它并没有带来增量。想要得到增量,就需要去教育消费者为什么要吃奶酪,这就是一个新品类的问题。
品类只是需求的一个解决方案,因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类有非常多,就像口渴的时候要喝水,不是只有矿泉水可以满足,其它的水、牛奶可以满足,气泡水也可以满足,可乐也可以满足,那为什么还要喝你这个品类?
所以品类是不等于需求的。
最近两年有很多大量的新锐品牌崛起,有很多品牌是从一个成长型的小众品类做起来的。就像刚才提到的元气森林,它是从气泡水这个小品类做起来的,不是从可乐、凉茶做起来的,因为可乐、凉茶这个大品类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做一个新品牌你要从一个小众的品类,一个蓝海的市场里面去做起来。所以小品类有它的优势,因为它的竞争不激烈,市场是空白的。
但是小品类也有劣势。因为它的市场规模和激发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是比较弱的,所以对于一些新兴成长型品牌来讲除了要占品类,更要去做大品类。
比如气泡水,除了要告诉消费者想买气泡水的时候选我这个事,还要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喝气泡水而不是喝可乐,这是元气森林在营销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但是传统的这套打法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创造增量的。因为传统的打法都是在影响消费者的决策,没有激发出消费者的需求。
不能激发消费者需求,就意味着品牌没有增长的空间,那怎么激发需求?
除了告诉消费者吃奶酪要选妙可蓝多,还要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吃奶酪,以及什么时候吃,在什么地方吃。所以它要做“营养早餐加一片”,要培养消费者吃奶酪的习惯,这个逻辑其实就叫做场景。
重新发现品牌增长路径
人的需求总是在场景之中产生。
比如今天我要吃早餐或者午餐,我要出游、要过年,那么在这个场景下就产生了需求,在这个需求中去选择,根据标签去选,这就是品牌新的增长逻辑。
这个逻辑的基本思考是什么?消费者的决策是基于场景和标签来思考的。
比如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选饮料。当我要买早餐时,在这个场景下喝可乐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因为可乐不具备早餐场景的认知标签。早餐,我们需要选营养型饮品,所以要找有营养标签的,可能会选牛奶、燕麦奶、果汁等,这些符合早餐场景需求。
再比如说下午茶,就可以选可乐,因为这是享乐型饮料。还有办公室开会场景,我们可能会犯困,那需要提神醒脑型的饮料,因此我们可以喝咖啡或者红牛。
所以说,如何全面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和决策呢?答案就是——占场景,贴标签,获增长。这是今天新的做品牌增长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