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梁生宝相关情节,《创业史》梁生宝的形象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3-11-07 13:40:21

原标题:文学现场·《启幕》(引题)

《创业史》第一部红色经典是如何诞生的(主题)

《创业史》第一部,四易其稿,以梁生宝为主人公,写互助组的诞生和发展。4月,以“稻地风波”为题,先在《延河》杂志4月号连载,8月号改为《创业史》。《收获》也于当年6月转载,后于1960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虽是长卷的第一部,却构思宏伟,人物鲜活,情节曲折,语言饶有关中地方韵味而清新活泼,小说故事又相对独立。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普遍存在落后人物刻画得生动丰满,而先进人物干瘪苍白的问题,《创业史》第一部一改这种弊端,书中的先进、落后人物都塑造得很出色。评论家冯牧读后,认为落后人物梁三老汉、王二直杠等写得鲜活,特别肯定小说成功塑造了“梁生宝为首的几个体现了时代光辉思想和品质的先进人物形象”。

冯牧指出,《创业史》第一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记录了我国广大农村在土地改革和消灭封建所有制以后所发生的一场无比深刻、无比尖锐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初读〈创业史〉》)。当时,也得到社会认可,小说被称为“农村社会主义史诗”(1960年6月《光明日报》),成为当时长篇小说之峰巅。

当然,自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重新评估“十七年文学”,“重写文学史”以来,这部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诗”,不断被质疑和重估,它对后来的农村长篇故事的影响,也不断被爬梳和揭橥。

70年代末,《创业史》着力歌颂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已被广大农民淘汰,农民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文学研究界提出对《创业史》这类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应该如何评价的问题。

1981年11月,在昆明召开《创业史》及农村题材创作讨论会。次年,在庐山举行“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议。两次会上都有人对《创业史》提出质疑,认为该作是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极左路线的文学产物。

《中华文学通史》认为,“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段客观存在的历史。应该说,一切按照艺术规律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历史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不可抹*的审美认识意义,就《创业史》这部具体作品而言,它虽然直接地讴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作者力图回答50年代初期中国农民为什么只能选择以及如何选择农业合作化道路这样的时代问题,但他在作品里所做的并不只是简单的理性思辨或图解政策以配合运动,而是真实、深刻、艺术地再现了他所熟悉的生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