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媒体和股民反映强烈的一些A股上市公司借疫情蹭口罩热点拉抬股价的不良风气,一场监管风暴席卷口罩股,导致口罩股板块在3月10日大跌,3月11日也继续调整,部分股票连续两日触及跌停。
毫无疑问,监管风暴的冲刷对于之前的口罩板块去伪存真大有裨益,没有真板斧的假李逵露出外强中*丑态,被市场淘汰,而真正的板块硬核将被股民识别。
国内疫情还没有结束,国外疫情更是狂飙突进,口罩防护用品市场前景将决定板块未来表现。
监管风暴之下口罩股板块从“骄傲”变“谦虚”
春节后A股市场最热的板块莫过于口罩概念,Wind数据显示,2月3日以来,口罩指数累计涨幅逾56%。其中,股价涨幅逾1倍的口罩概念股高达7只。
但是,由于很多口罩防护概念公司存在种种“蹭热点”的嫌疑现象,因此被媒体群起而攻之。舆论起到了作用,交易所逐步对“蹭热点”对所谓口罩防护概念公司加强了监管。据不完全统计,2月3日以来,针对疫情防控概念股的炒作,沪深交易所共计下发了关注函、监管工作函、监管函等函件逾30份。
不过在本周之前,口罩板块涉嫌蹭热点的公司都是“骄傲”的,都在用“公告宣”、“互动宣”、“官微宣”等各种方式释放本公司积极推进口罩生产信息,以证明股价暴涨有理。
3月1日开始,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强调了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新《证券法》将处罚上限从六十万元提高至一千万元,相关主体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随着新《证券法》推动的监管风暴到来,市场画风突变,一系列口罩概念公司不再振振有词,而是纷纷发出“谦虚” 的信息,说明相关风险,提示投资者注意。
例如,合锻智能2月27日在互动平台称研发的口罩机相关装备正处于安装调试阶段。3月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熔喷布口罩己送检。2月28日的5.26元暴涨至3月9日的7.40元,其间包括三个涨停板。
3月9日晚间,合锻智能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取得检验检测结果合格的相关报告,并且公司经营范围未变更完毕,也未取得医疗器械等业务的许可证书,口罩业务暂不具备商业化的条件。3月10日,公司股票跌停。
国内口罩供求矛盾缓解 出口导向方兴未艾
当监管风暴冲刷口罩板块泥沙之后,口罩板块的表现将更多取决于口罩的市场供求关系。
3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我国口罩日产能产量连续快速增长,突破1亿只。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调度数据显示,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能产量分别达到196万只、166万只,因此口罩供需矛盾已经缓解。
从消费者直观感受来看,之前的“一罩难求”现象已经有所缓解,不少网上平台开始每天放送一批现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到口罩,价格也有所下降。
不过,在国内需求趋缓的利空背景下,口罩企业却迎来了国际市场的利好,而且是市场需求和原材料成本两方面的利好。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到100多个国家,截至3月11日19点,除中国外的确诊病例已达39629个,并且在意大利、韩国、日本、伊朗、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形成爆发态势,这些国家都是5000万人口以上的人口大国,因此国外市场对于口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而这些国家的口罩产能普遍不足,尤其是3亿多人口的美国,90%的口罩靠中国供应。作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国,中国的年产量占全球约50%,因此出口潜力很大。
在原材料成本方面,制造口罩所使用的无纺布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基化工品PP纤维料,中国也是主要生产国。由于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冲击,再加上沙特和俄罗斯为争夺市场份额开打价格战,导致原油价格从1月的50美元以上*至30美元左右,因此中国化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进而导致口罩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
市场需求和原材料成本此消彼长之间,中国口罩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扩张,甚至有市场分析称“口罩产业链迎来了百年不遇的高光时刻”。
总而言之,口罩市场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不过机遇只给那些拥有真材实料的口罩生产企业。
本文源自挖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