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营业执照漏检复检,营业执照年检漏检一年怎么办

首页 > 企业招商 > 作者:YD1662024-01-19 18:05:22

在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根据国外调查研究表明,检验的准确性为 80%;也就是说,检验人员一般仅能挑出实际缺陷的 80%,而漏掉了其余的 20% 。因此,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应重视由于检验人员的检验差错而引起的质量损失。

个人营业执照漏检复检,营业执照年检漏检一年怎么办(1)

一、检验差错的概念

对产品的一 种或多种质量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度量等检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各个质量特性的符合性。 这一活动叫 “质量检验”,符合规定的要求叫“合格”, 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为 “不合格”。
质量检验实际上是借助某种手段或方法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获得质量数据后与 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和 判定的活动。以全部工作时间从事检验工作的人,一般称为检验人员。 影响检验工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检验人员的素质和检测手段的精度。

检验人员的素质应高于同一现场的操作人员。 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责任心、工作态度),也包括技术素质(技术水平、判断能力)和身体条件。为确保检验人员的素质,应当 对其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可。有的行业(如食品行业等)还需经过体检,判定有无疾病和身体缺陷(如色盲等);有的行业(如特种设备等)还需要经过专业考试持证上岗。检验人员的数量也应保持一定比例,一般按行业规定执行。 同时要确保检验人员独立、客观地行使职权。

独立,就是不受外 来干扰,不受生产进度、成本等影响;客观,就是实事求是,科学、公正地凭数据说话, 反映质量问题。

有关部门应尊重检验人员的判断和决定。

检测手段应完备、 准确和先进, 包括各种量具和仪表、标准样品对比、感官检验方法。检测手段的精度应高于所有检测质量指标允许的差错范围一个数量级。

在质量检验中确定完备 、先进的检测手段后,人便成为 最活跃的元素,检验人员的素质、 主观因素都会给检验结果带来不同的差错。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检验人员产生的差错,认真查找产生差错的原因 ,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检验任务。

二、 检验人员产生检验差错的特点以及防止措施

个人营业执照漏检复检,营业执照年检漏检一年怎么办(2)

检验人员的检验差错主要是错检和漏检。按其产生的种类可分为技术性差错、粗心大意差错、程序性差错和明知故犯差错等。 要认真分析其特点,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1. 技术性差错。

所谓技术性差错,是指检验人员因缺乏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能力、技能和技术知识而造成的差错。

( 1 )特点:
① 非有意的。检验人员不希望产生差错。
② 一贯性、不可避免的。这是由 于检验人员缺乏技术能力造成的,如检验技术不熟练, 不会正确使用量、器具,看不懂图 纸或没有工作经验和技巧(通常所称的诀窍)。
③ 特殊性。检验人员有生理缺陷,如色盲、视力 过低等。

( 2 )发现检验人员技术性差错的方法:
① 复核检验。 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员来复检其他检验人员已检过的 合格品。
② 循环检验。 对同一件产品先后由几个检验员各自进行检验,看谁发现的缺陷多。
③ 重复检验。 由检验人员对本人已检过的产品再检验一次(不告诉他先前检验的结果), 看两次检验结果是否一致。
④ 建立标准样品。 把标准样品排列在被检的产品中一起比较。

( 3 ) 防止技术性差 错的 措施:
① 进行技术培训。内容可包括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同时应注意让他们了解和掌握与 新标准相适应的新的检测技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新。
② 总结、推广差错较少的检验人员的经验和技巧,对出现的错检、漏检及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③ 对有生理缺陷等不宜做检验工作的人员, 应另行分配到其他适合岗位。
④ 竞争上岗。对相关人员进行应知、应会考核,以及错、漏检率的考核, 持证上岗。
⑤ 产品的重新设计。某些情况下,产品设计会使检验工作难于开展或为检验人员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此时对产品重新设计将有助于减少差错。

2. 粗心大意差错。

所谓粗心大意差错, 是一种由于检验人员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差错。

( 1 )特点:
① 非有意的。
② 不知不觉的。检验人员往往没有意识到自 己正在或已经造成差错。
③ 不可预测的。差错的类型、时间、人员、原因都表现出随机性。

( 2 ) 防止粗心大意差错的措施:
①进行工作调整,特别是对于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复杂检验项目,检验人员工作时间 一 长 ,容易因疲劳发生差错。因此,要定时休息或者轮换去检验较简单的项目 。
② 采用先进的自 动化检测仪器,以弥补检验人员感觉器官、鉴别能力 的缺陷,提高鉴别能力 。
③ 建立标准样品。 采用比较法,即提供一个实物标准品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 如把国 内 外 的同 类先进产品或零部件作样品。对比检验可以大大提高质量检验的准确性。
④ 简化检验操作。如在判断尺寸大小或位置时,可提供样板、卡板或塞规等。

总之, 防止粗心大意差错的原则是使检验人员能够较好地保持注意力 , 减少质量检验对人员注意力的依赖程度。

3. 程序性差错。

程序性差错是由工作程序或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如把未经检验的产品交付给用户 , 交付被剔除的产品,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不同 批号、不同规格甚至不同品种的产品混装出厂等。

防止程序性差错的措施:
① 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厂规厂纪的执行力度。
② 检验人员对检验过的产品必须按规定做好标记、采取分区堆放。各工序的搬运人员应学会识别标记,并按规定线路搬运,不般运无标记的制品。
③ 制造部门在更换品种(或规格)时,应做好场地清理工作,检验人员对清场工作同样要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后才能转入另一种规格或品种的生产。

4. 明知故犯差错。

明知故犯的差错指检验人员在各种压力之下放弃原则而造成的差错。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由管理部门引起,也可能由检验人员本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 1 )管理上引 起的差错。 以下几种形式, 都是导致检验人员明知故犯差错的原因:
① 不坚持原则。检验人员屈服于生产部门或操作人员 “重产量、赶进度(赶工期)”的压力 而轻视质量,对检出的不合格品放行;或为了切身利益,不汇报、不干涉甚至回避。
② 检验人员反映的正确意见和要求,或工位器具不合理、测试设备不健全等问 题,得不到管理部门的明确答复,检验人员限于条件无可奈何。
③ 领导的欺骗行为。个别领导出于某种 的要在质量上作假时,有的检验人员为了迎合、讨好而自愿参与,或是担心遭受打击报复而被动参与弄虚作假行为。

( 2 )检验人员本身引 起的差错。
①工作马虎、不负责任。有的检验人员看到领导不重视检验工作,自 己工作就漫不经心, 敷衍了事。
② 对质量认识不足,私自 放宽检验标准。或认为小毛病超差一点不会出 现大问题;或是上一次超差更多而有关领导照样同意处理,而且用户也没退货等。
③ 讲义气、和为贵,不轻易得罪人。认为与同事相处多年了,低头不见抬头见, 和和气气关系好,犯不着得罪人;或者同事说上几句好听的,因而破例,下不为例,也就过关。
④ 偷懒作弊, 私自 减少抽检数量。 一次检验不合格, 因怕费事便不再作抽检或不全数检验, 对脏、累的检验工作马虎了 事, 造成检验数据不可靠。

( 3 ) 防止明知故犯差错的措施:
①加 强“质量第一 ”的思想教育 和 职业道德教育,以增强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
② 企业领导以身作则,从管理上消除引起明知故犯差错的弊端。
③ 明确检验人员责任。明示检验人员的工号,并在检验过的制 品 上 或检验记录上打印 、 签字,以示负责,保证质量的可跟踪性。
④采用复核检验的方法,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审核,查出欺骗行为时要给予严肃处理。对敢于坚持原则、如实反映质量情况的检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⑤ 选用作风正派、坚持原则的人员从事检验工作,对弄虚作假的检验人员 应调 离岗位。

三、 加强对质量检验的质量

管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通过对质量检验人员采取上 述防范措施,可以降低质量检验的差错率。

但是,人是不可能不出差错的,出 现了差错就要找出差错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同时, 加强对质量检验的质量管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1. 明确错检率、漏检率。
在正常情况下,对稳定的生产线规定允许的错检率、漏检率。积累一定时期内的错检率、漏检率数据,建立类似于 不合格品 率控制 图 ( p 控制 图 ) 的错检率控制图、漏检率控制图,对错检率、漏检率进行管理,使超出正常情况的错检率、漏检率得到及时发现并得以纠 正(注:p 控制图可参见《 GB4091.6 不合格品率( p 图)》)。
2. 准确性考核方法。
为了有效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必须对质量检验人员进行经常性考核。
主要对其工作质量 (通常反映为错、漏检率)进行考核, 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质量合格率指标。

复核检验员 ( 或质量监督员) 负 责考核检验员工作质量, 其不仅要复核经检验员判为合格的产品, 还要复核经检验员判为不合格的产品。 检验人员的准确性等于被正确判定的缺陷百分数, 见式( 1 )。

个人营业执照漏检复检,营业执照年检漏检一年怎么办(3)

式中: d —— — 检验人员检出的缺陷数;
k —— — 检验人员检出的, 但复核检验员判为不是缺陷的缺陷数;
d-k —— — 检验 人员 检出 的 实 际 缺陷数;
b —— — 复 核检验 员 判 为 检 验 人 员漏掉的缺陷数;
d-k b —— — 产 品 中 实 际存 在 的 缺陷数。

在应用 这个方法时,应对检验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复核,并对积累几个月的数据进行计算。

为了克服上述公式可能出现的“宁缺勿漏”的不足,可以用式( 2 )计算出错检百分率来考核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

个人营业执照漏检复检,营业执照年检漏检一年怎么办(4)

其中, n 为检验的批量大小。

考核必须定期进行,并注意随机抽样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不少企业常根据质量指标要求和传统数据, 事先确定错漏检率,以此作为考核、奖惩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指标。

要想真正做好检验工作,把总的检验差错减至最小,必须在防止检验人员检验差错的同时, 重视造成检验差错的原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以,应当 针对质量检验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把好产品质量关,以提高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注:资料来源于网络,原作者 李道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