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贵州台江舞龙嘘花。冯桂菊 摄
以浙江沿海为例,当地的元宵节灯笼多为“鱼灯”,以各色各样的鱼为创作灵感制成灯罩。而上海多为“兔子灯”,取兔子温和、繁殖能力强之意,期待人丁兴旺。
兔子灯。受访者供图
元宵节的花灯其实是灯笼发展中的一种形式,就喜庆场合常出现的圆灯笼来说,追根溯源是中国人对太阳、鸟和卵生神话的古老崇拜。
陈勤建认为,崇拜“圆”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深刻认同,“圆的东西带有生殖意味,给予‘兴旺发达’,或者说生命的延续。实际上我们是在无意识地继承远古对子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崇敬,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传承。”
图为江西上饶村民在为舞板凳龙做准备。艾世民 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熊月之在接受采访时评价,“灯会,是传统民俗中的一抹亮色。这种年俗,外在的表现形式是花灯、灯组、演艺活动。看上去眼花缭乱、分外热闹,本质上是通过具有仪式感的内容,承载和传递历史、文化和情感。”
古县城内举行民俗表演。太原古县城供图
在陈勤建看来,元宵节赏花灯是极其重要的节庆仪式感,“节庆仪式感往深里说,这种文化的存在代表了一种文化身份,再进一步讲这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文化人性,文化身份正是由无数这样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或者说民俗活动组合起来的。”
今天,你准备怎么“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