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正月,一元之始。古时以“孟、仲、季”排列每个季度月份。一月为一年开端,称端月、元月;又新春为正,称正月。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余年历史。但不同朝代,元月日期并不相同。夏朝以孟春元月为正月,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
真正把“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统一起来并沿用至今的人,是落下闳。公元前110年,四川阆中人落下闳离开家乡,赴长安参加朝廷主持的立法改革。他利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星象,从观测的实际数据出发制历,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料完整的科学历法《太初历》,并得到汉武帝采纳。《太初历》首次确立了孟春正月为一元之始(即春节)的历日制度并沿用至今。
春节前,四川家家户户挂春联、贴门神,以期盼来年丰收吉祥、阖家团圆,而中国的第一副对联,传说即是后蜀皇帝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或许是短暂的后蜀王朝对于中国文化最悠久的贡献。
早在北宋,成都就有了专门销售桃符(春联和门神)的市场。十二月的桃符市上,最受欢迎的便是绵竹和夹江的年画。绵竹年画内容广泛,有避邪迎祥、风俗习惯、戏曲故事、历史人物等,从北宋起,便已成为巴蜀地区百姓过年的必备之物。如今,“绵竹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它承载着四川人对保家佑宅、点缀年景的期盼和记忆。
成都人正月初一早上吃汤圆,月朔至初三白天“走人户”,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师长。从初一开始,成都人还会扶老携幼穿新衣“游喜神方”。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祗,“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例如武侯祠就有一块刻着“喜神方”的大石,这是因为武侯祠所纪念的刘关张和诸葛亮,在成都人看来是“喜神”的象征。
北宋时期,成都每月都有一种特色商品交易会举行。正月为灯市。成都正月十五的上元灯节,兴于唐,盛于宋。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命明年上元放灯三夜,自是岁以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门楼,甲夜观山棚变灯……灯火之盛,以昭觉寺为最。”如果说燃灯寄寓的是“出世”情怀,那么春节里各地灯市人海如潮的观灯民俗,则是对烟火人间璀璨繁华的“入世”诠释。
元宵过后,成都周边的民俗活动仍旧热闹不减。正月十六,是一年一度的广汉“保保节”。民间有正月十六游百病的说法,清代即已成俗。当地人通过“拉保保”这样的民俗,祈求孩子平安长大。而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传统节日春社日。在这个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绵阳一带民间自发形成了拜桥祭祀的“踩桥会”。在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睢水关虎头山下,有一座被誉为“川西之冠”的巨型单孔弧形石拱桥。太平桥修于明嘉靖4年,自建成后,当地人认为踩桥能弃秽,带来好运气。于是每年春社日,绵阳甚至成都等地的数万百姓扶老携幼,拥至睢水太平桥参加“踩桥盛会”。当人们到达桥上时,就会往桥下抛衣服和钱、焚香祈福;大桥周围则市井交易、民俗表演,热闹非凡。
百节年为首。过年,处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951年前,北宋大诗人王安石在新年之初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名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今时过境迁,中华大地焕然一新,但成都的新年依旧热闹喜庆,年味浓郁。过年承载着每个中国人阖家团圆、安居乐业的朴实愿景,更是历经千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