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历中一共有几个节气,农历有几个节气分别是

首页 > 日历 > 作者:YD1662023-05-29 10:06:50

10、夏至:在夏至这一天,无锡地区则兴吃馄饨。古时夏至这天,人们纷纷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至清代,夏至祭神更为盛行,是日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由此可见,夏至这天,北方人吃面条也好,无锡人吃馄饨也好,都是虔诚祭神之举。

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浑沌”谐音。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老人都说过:“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夏至吃馄饨,还包含了一种祈求平安的良好愿望。

史载,宋代宫廷中,每适夏至,御厨们就包出一种夏至馄饨,供帝后妃嫔食用。其实,宋代宫廷不光是夏至这个节令吃馄饨,一年之中其余二十三个节气都吃馄饨,故宋代宫廷有一道“二十四节气馄饨”的著名面点,南宋高宗尤嗜食馄饨

我国农历中一共有几个节气,农历有几个节气分别是(13)

11、小暑:在小暑节的前后几天,民间有“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百索子,又名五色丝线,端午节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认为这样可以辟邪。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在端午节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到了六月六这一天,也就是小暑节的前两天,天下的儿童都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被狠心的王母娘娘用银河分离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宽阔无边的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

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都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百索子撂上屋”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我国农历中一共有几个节气,农历有几个节气分别是(14)

12、大暑:在浙江台州湾一带,有“送大暑船”的习俗。

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一带的民俗。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时节为甚。人们认为这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更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意思很明显,即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据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州湾一带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规模最大,可谓声名远扬。每年农历大暑期间,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渔休节”的旗号,活动搞得十分红火。

活动的高潮是在大暑的一天到江边送“大暑船”,并伴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兴高采烈,万民空巷。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把一艘制作精美大纸船十分隆重地送往江边,进行送船仪式。大暑船出海时,江边鞭炮齐鸣,欢声雷动。许多人口中连连念着“送暑平安”。原先停泊在江边码头的渔轮,则一概启动,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船队,护送大暑船出海。直到再也看不见大暑船的船影时,江边的人们才纷纷意兴未尽地踏上归程

我国农历中一共有几个节气,农历有几个节气分别是(15)

13、立秋:在立秋时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的习俗。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习俗中有很多说法。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这个夜里,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中秋节夜里,孩子们在月亮还未出来时,照例钻进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样东西回家。如果摸到葱,父母就认为这孩子长大后很聪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认为孩子将来不愁吃喝,事事顺利。人们视“摸秋”为游戏,不作偷盗行为论处。

商南县的居民,在中秋节的晚上,吃罢月饼后,不肯长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聪明的人家去摸葱。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国以来仍流传在民间

我国农历中一共有几个节气,农历有几个节气分别是(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