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节日主要起源,中西方节日的起源有什么不同

首页 > 日历 > 作者:YD1662023-06-02 23:24:53

最具有情人节意味的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即将到来的七夕。七夕原名为乞巧节,这一天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乞巧节比上巳节和元宵节更具有情人节的意味。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大都天气温暖,草木飘香,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星河河横贯夜空,这就是王母娘娘划地而成的银河,银河的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那就是传说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传说,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一起,被称作我国四大民间传说。

中西方节日主要起源,中西方节日的起源有什么不同(9)

南朝梁代殷芸所著《殷芸小说》里记载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传说天帝有个女儿叫织女,住在银河的东边,每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织布,用来作天空的彩霞,每天忙得连梳妆打扮都没有时间。天帝怜惜织女勤劳却又孤苦,于是让她嫁给了银河西边的牵牛郎。结果结婚以后,织女只顾着和牵牛郎卿卿我我,没有时间织布,天空没有彩霞,每天都黑乎乎的。天帝大怒,强行命令织女回到银河东边去独居织布,只许织女和牵牛郎一年团聚一次。

中西方节日主要起源,中西方节日的起源有什么不同(10)

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如果我们抬头,就可以看到牛郎和织女的银河相会,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瓜果架下还可以偷听到两人的脉脉情话。

为了防止织女和牵牛郎私自相会,天帝还下令拆除了天河上所有的桥,每逢七月初七,便让喜鹊们临时搭建一座鹊桥让他们相会。

中西方节日主要起源,中西方节日的起源有什么不同(11)

北宋秦观的《鹊桥仙》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鹊桥仙》写的就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相逢的凄美故事,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了无奈别离的情人安慰对方的最佳言辞。

中西方节日主要起源,中西方节日的起源有什么不同(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