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八,再过三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是农村十分忙碌的节气清明。从春分节气至今,村里的人一直都是忙忙忙碌的,有的忙着给小麦浇水,有的忙着整理菜园子,也有的忙着给牲畜育种,正如农谚所说“春天一分忙,秋天一分香”,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今天能有个好收成。
闲下来之余,大家议论和关注最多的,莫过于气候的变化情况和小麦的话题了,作为一种在北方农村常见的粮食作物,应该说90以前从农村出生的人,没有用镰刀收割过小麦,没有在地里看过水头的不多。的确水对于农作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农村有句俗语叫“有收无收在于水”,也深刻地反映出了水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这几日听农村老人说了句,关于春后小麦浇水几次的谚语,我觉得时至今日对于小麦浇水的问题,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里分享跟大家共同讨论。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这句农谚的内容和表达的意思。
一、“头遍晚,二遍赶,三遍、四遍间隔短”1、农谚的由来
气候情况的变化,恒久以来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古代虽然没有天气预报系统,但是有能反应气候变化规律的24节气,所以农业生产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24节气来进行的,我们说的农谚也是在24节气的基础之上,再根据常年的经验创作而成,这些农谚中主要包含了天文学,气象学和农作物生产知识方面的内容,通过口头创作成为通俗易懂的话语,再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得以流传至今,例如“清明到,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这句农谚就带有十分鲜明的节气和农作物色彩。我想我们见天说的这句农谚,也是在某个时期按照这样的方式产生的。
2、农谚解读
“头遍晚,二遍赶,三遍、四遍间隔短”,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冬小麦返青以后要浇四遍水,第一次浇水时是小麦返青时,这次浇水的时间不不能过早,第二次浇水是在小麦拔节时,基本上也就是清明前后这个阶段,这次浇水的要抓紧,第三和四遍浇水时在小麦杨花抽穗时,这两次浇水的间隔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小麦的产量。那么这句农谚有没有道理呢,通过分析小麦的需水特性,如今提倡的灌溉技术,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扬花期小麦
二、小麦的需水特性和灌溉1、小麦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
小麦的一生需要经历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10个阶段,才能完成麦穗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单株小麦的耗水量为400-600mm,其中从返青期到孕穗期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叶片的蒸腾作用加强,属于小麦需水的高峰阶段,与之相关的农谚有“清明到,麦苗吃足又喝饱”。
其它时期对于水分仍有需求但需水量较小,不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冬小麦冬前进行冬灌能够提高小麦的抗寒、抗旱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浇水时期。与之相关的农谚有“麦浇黄芽,谷浇老大”。意思是说小麦在苗期就可以浇水,谷子比较耐旱,可以等到拔节以后再浇水。
综上所述,再结合“头遍晚,二遍赶,三遍、四遍间隔短”这句农谚的意思,我们不难发现 这句农谚还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来说春后的小麦确实应该进行四次浇水,小麦返青期处于温度回升的初期,浇水的时间过早由于气温较低,有可能导致小麦遭遇冷害,拔节期小麦生长速度迅速,对于肥料和水分的需求加大,浇水的时间晚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孕穗期、抽穗期处于小麦灌浆的重要时期,对于水分的消耗较大,若水分供给不足会直接影响麦穗的重量,因此两次浇水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当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小麦的生长情况,降雨量等因素,对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2、小麦的灌溉
掌握了小麦的需肥规律,让水流入田间成为了重要的农事活动,随着农业科学的不断发展,如今家家户户种小麦、春季小孩田间看地头的场景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小麦的大规模、机械化、科学化种植成为了新的趋势,到了春耕时节,小麦田间是另一番忙碌的迹象。为了提高对土地资源到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国家一直都在进行多种农业补贴,帮助农民购买农机设备和建造灌溉设施,例如今年的补贴政策如下:
根据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显示,2020年补贴政策更倾向于补贴下面9种人。即轮作与种养结合的经营者、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营者、开展畜禽类资源利用的经营者、种植者、购置农机的经营者、生态畜牧的牧民、开展深松整地的经营者、残膜回收利用的经营者、开展金属治理的经营者等。
我的文章到这里结束了,小麦浇水一直以来都是热门的话题,也是小麦栽培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眼下也正值弄吗时,记住这句“头遍晚,二遍赶,三遍、四遍间隔短”的农村农谚,能够很好的提醒自己,小麦浇水的时间和浇水次数等关键种植技术。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技术分享?
本文由“漫话三农”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