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官职结构,庆余年中出现的官职

首页 > 商品 > 作者:YD1662023-05-05 03:27:51

燕小乙为什么要撤掉统领的职务,因为他是长公主的人,要是他掌握禁军,负责皇帝的安全,忠心是最关键的。秦老爷子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天真地相信被皇帝陛下提升为京都守备的叶家会和他们一起叛乱。

庆帝一直拥有对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控制权,并且就像一头狮子一样,牢牢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所以他发现范闲在胶州水师插下的暗钉之后,会让他勒令退休,会把范闲在西北驻军的好友李弘成调回京都,并且在发现秦家的反意之后,更是不惜以身犯险,做了一个局。埋葬了两个大宗师和军队的反叛势力。

庆余年官职结构,庆余年中出现的官职(9)

庆帝的自信,来源于他本身强悍的实力,也来自于强大的庆国军队。

军方势力由枢密院统领,并有皇帝亲自控制,经常调换将官,在这种意义上,这个军制类似于宋代,而没有宋代军队的孱弱,主要还是因为庆帝的个人能力以及当年北伐的人还未曾完全老去,尚有战力。宋代军队在赵匡胤的治下和赵匡义的驴车下,很显然,就是两支军队呀。


内库财权

无论哪个时代,钱的力量都是可怕的。

内库和户部的国库对立,是为了满足宫廷、政治等多重需要,由皇帝直接掌控的皇室财库,内库作为天子家库,一方面,与户部国库之间存在财赋分配上的博弈关系,因此内库的规模与调整势必关涉国家财政的运作;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的制度环境下,内库作为君主集权的财政杠杆,其职能上的亦公亦私往往超出御用范畴,成为国家财政的一端。

而每个朝代对于内库的规定都不一样,《庆余年》中的内库更偏向于明代的制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说:“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这倒是很类似于《庆余年》中的设定,一般情况下,内库比户部有钱。

庆余年官职结构,庆余年中出现的官职(10)

庆国的内库做什么生意呢?

庆国的内库是由范闲那个工科女博士老妈一手创立的,主要做古代轻奢的工艺品。比如香水,比如玻璃球,比如肥皂,这些在现代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古代都是高价钱的商品,为了保持垄断,庆国一直都不遗余力地封锁工艺,每年赚取了大量的钱财,长公主的发家也是因为内库的财权,收买了一大批大臣为她所用。范闲之所以要掌握内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监察院的钱,是由内库拨的款。内库是监察院的财富来源,如果被别人掌握,监察院也将丧失它的意义。

内库最厉害的还是它还设计军工。庆国的军队的先进装备,都由内库专门设计,他们是军队的军火供应商。并且开往各地的商号,也为监察院打探情报提供了方便,比如范闲初来北齐,就是去了内库,交流了一下信息。


结语:

仅从官制来看,作者猫腻无疑是参考了大量的明代官制,并糅合了一些宋代官制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设定,开始了这部架空历史的大IP。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初心是好的官制设定,在那个君主专制的环境下,都成为了野心家们的工具,他们利用本心,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无疑是时代的悲哀。

庆余年官职结构,庆余年中出现的官职(11)

书里最后的结局,是范闲带着妻儿寄居在西湖旁边。在范闲的影响下,南庆新帝怕他,忌他,又不可避免的尊敬他,北齐的女皇帝是范闲的情人,两边保持了一定的和平。

但是正如范闲所说的“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如果有一天,范闲死了,他一生所求的和平理想,也是会看得见的随他而去。为什么《庆余年》是个悲剧,不仅因为主角的身世,更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时代的无力感。皇帝带来了野心,野心带来了不幸,范闲能做的,仅仅是在生前压着这些野心的火焰罢了。

所谓官制,在庆帝和长公主李云睿,甚至是范闲手里,都只是工具罢了,从来都只是依附于权力本身而活。


文/枕猫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