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为什么不叫江东省,为什么福建面积变小了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1-19 13:58:35

后来的许多名人,如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对项羽的事发表了评论,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江东”: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乌江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但是这里的江东并不是行政区,而是一个大概的方位。当时的江西,跟今天的江西省命名并没关系。那么,后来作为行政区的江西是如何产生的,后来有没有相应的“江东”呢?


江东2.0

东汉末年,孙吴一方崛起的根据地也被称为江东基业——一开始,孙氏势力主要在吴郡、会稽,即今苏南到绍兴,这时的江东跟秦汉之际的江东,范围大致相同。

到了集团继承人孙策执政时期,其势力范围扩大到扬州刺史部区域,这时候就有了“江东六郡”,即吴郡(郡治江苏苏州)、会稽郡(郡治浙江绍兴)、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今江苏南京)、豫章郡(郡治江西南昌)、庐陵郡(郡治江西泰和附近)、庐江郡(郡治安徽庐江县)。

(汉末三国早期的江东六郡范围)

福建省为什么不叫江东省,为什么福建面积变小了(5)

图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注:早期会稽郡包括今浙江中南部和福建大部,图中多出的郡,为孙权时期增设


江东六郡,姑且称之为“江东2.0”,注意,这个时候的今江西省,大体被豫章、庐陵二郡覆盖。也就是说,今江西,当时属于“江东”。三国到南北朝,提到“江东”,一般在这个范围以内。此时的江东,仍然不是固定建制,而是对某个区域的泛称。


江东3.0

在江东一词盛行的汉代,当时还有另外一个词——江南,是对大江(即长江)中下游河道以南、南岭以北广大地区的泛称。它所指范围包括了江东,且比后者大得多。

如《史记 ·货殖列传》所言:

江南出木丹 、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

这个广袤的江南称呼,从汉到唐一直延续。经历魏晋南北朝乱世动荡后,隋朝撤大州,由国家直接管郡;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郡设州(类似地级市的州)将全国分为10个称为“道”的监察区。

汉代文献中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区域,被命名为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10个道扩展为15个道,且有了固定治所,基本上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原江南道被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唐代的江南西道管辖今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安徽、贵州、重庆、广西的小部分区域。

福建省为什么不叫江东省,为什么福建面积变小了(6)

福建省为什么不叫江东省,为什么福建面积变小了(7)

唐代江东——江南东道

今天用于行政区的「江西」正式得名不是秦汉时期的「长江以西」,而是从这里而来——江南西道的简称。


江东4.0

唐开元年间之后,大部分诗文中提到江西,基本上指的是江南西道区域。宋朝又将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改为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两宋时期,江西与江东,如果不是怀古抒情的话,一般指的是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

无论是江南西路,还是江南东路,比唐朝时候的江南东道,大大缩小了——江南西路分出了江南西道原来所辖的今湖南地区,基本管辖着今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江南东路分出了江南东道原来所辖的今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及福建省区域,仅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及江西省北部一小部分区域。

浙江及苏南区域,分出后称为两浙路;福建区域分出后,称福建路。这个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面积范围达到了历史最小值,姑且称为江东4.0。

(北宋时期的江南东路)

福建省为什么不叫江东省,为什么福建面积变小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