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上,从长江口到洞庭湖都是长江刀鱼的出产地,但产量最高的还是要数下游江段。
为何长江下游的刀鱼最多?这和刀鱼的洄游习性有关。首先,长江刀鱼洄游的方向是从下游到上游,因此下游的种群密度最多,越往上游数量就越少。其次,刀鱼洄游的终点是环境适宜的产卵场,而下游的产卵场数量也最为集中,分别包括崇明、南通、晋江、安庆、湖口、都昌等水域。
所以,安徽存在着长江刀鱼的天然产卵场(即安庆水域),地物之间颇有渊源。并且从位置来看,安庆段产卵场的位置还非常重要,距离下游的靖江产卵场有400多公里,距离上游的湖口也有100多公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刀鱼繁殖路上的重要中继站。
长江安庆段
安庆段在长江中下游的位置
因此在70年代,安徽江段连同江西、江苏等江段一并组成了长江刀鱼的著名渔场,1973年全江捕捞量达到了3750吨。当时的刀鱼不仅数量多,而且个头也都很大。据统计,在刀鱼种群中3~4龄的个体约占70%~80%,平均体重117.7g,平均体长31.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