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直备受争议的小产权土地终于有了较为明确的文件规定,产办类的“小产权房”将可以直接转正或者通过补齐差价的方式转正!27日,深圳正式发布小产权房可以转正的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主要有两大看点:
1. 产业类历史违建既可先确认为非商品性质再转为商品性质,也可一步到位确认为商品性质,公共配套类历史违建仅能确认为非商品性质;
2. 其中,生产经营性历史违建需补缴50%的市场评估地价,商业办公类历史违建需补缴全额市场评估地价后方可办理商品性质。
这意味着,深圳产办类“小产权房”,只要补缴地价的50%,就能够转正享受到商品房的同等待遇。尽管住宅类小产权房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政策,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小产权产品已经开始有政策出口,完全放开只是时间问题。
存量土地打开新入口,土地供应增加新来源
小产权,一直是深圳的一大心病。
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人口超过2000多万,但用地却仅仅只有1997平方公里,而上海是6300多平方公里,北京是16800多平方公里,广州是7300多平方公里。在仅有的这些用地里,违法私建就占去了不少的面积。虽然早在2001年深圳就开启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 和“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但根据深圳规土委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市违法建筑共37.30万栋,4.28亿平方米,其中,工业类违建1.80亿平方米,占违建总量41.93%;住宅类违建1.72亿平方米,占40.08%;商业和办公类违建0.26亿平方米,占6.02%;多种用途类、公共配套类等其它违法建筑0.51亿平方米,占11.98%。
数量众多的历史违建,承载了深圳大量的居住人口和产业,也影响着城市更新与发展的进程。堵不如疏,此次放开产办类小产权房的转正,将大大减轻棚改的推进进度,有利于深圳存量土地的继续增加。此前,深圳有很多项目的合法建筑比例很难达到50%或者60%的比例,开发商需要通过一些合法化的处理达到60%之后才能进城市更新。现在通过产办类历史建筑确权的方式,能满足到城市更新60%的要求,加快进程。
对产办类历史违建确权,更能促进激活深圳的产业发展。现在产业用地推动的力度比较慢,通过政策的推行后,不管是从城市更新方面还是其他层面都能有效地激活产业,推进市场主体做产业的积极性。
但同时,需要严防有些产办类项目建成类似公寓的投资性产品,这种产品更改了物业的功能用途,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租赁市场的最后一块净土即将丢失!
小产权部分转正的消息,直接利好曾经豪赌小产权商品房的投资者,但一部分人的狂欢,必定也是另外一部分人的悲伤。
在深圳外来租房群体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租住在城中村,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小产权房”,由于政策限制和周围配套设施较差的因素,房租较低。可以说城中村是租房一族最后的一块净土,也是绝大部分人来到深圳的第一居住选择。
但现在,“小产权房”有转正的可能,价格可想而知即将上涨,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城中村房价的上涨已成事实。有人将小产权房称为“社会转型中必不可少的阵痛”。一方面,小产权房解决了外来人员的住房问题,也安抚了原住的失地村民;另一方面,小产权房建设存在很大隐患,对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已造成严重干扰,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但现实就是这么的无奈,解决了小产权房,却让外来人员租房重新成了社会问题。
中邺观点:存量土地市场的充实,能保证城市高效稳健发展
对深圳而言,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保障城市可持续、有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2年以来,城市更新累计供应土地约14平方公里,成为住房供应的最主要来源;完成投资额从2011年的14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04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20%,占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的49%;已批规划将落实1800多万平方米的产业用房,以及一大批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公交首末站等大批公共服务设施,有力改善了城市面貌、完善了城市功能、促进了产业转型,实现了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共赢,为全国“三旧改造”提供了成效显著的“深圳案例”。
如上文所说,对小产权物业的改造,确实会造成社会的阵痛,但阵痛过后,往往是充满希望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