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博物馆磁山文化聚落(笔者实拍)
时代稍晚的仰韶文化也都已经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聚落与粮食储藏,这说明当时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过上了定居的农业生活。这时期的遗存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郑州与洛阳两地。
随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成为了早期夏文化主要的都城,而在今天河南登封、新密,以及山西夏县的东下冯等地也都发现了夏代的文化遗存。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来推断,夏王朝主要活动范围北至今山西晋南(运城与临汾),南抵河南伊洛盆地,东至登封,西达崤山。
到了商代,华夏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业技术也较夏代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农业聚落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了剥离于农业之外的手工业、商业,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商业城市。商代的疆域范围也较夏代有了很大的拓展,在盘庚迁殷之前,其疆域已经北至今河北邢台,东部疆域已经推至今河南郑州与商丘一线。
郑州商城遗址(笔者实拍)
至殷商时,以安阳为核心的商文化进一步发展,殷商的农业生产比前商(盘庚迁殷之前)更加发达,农业已经成为当时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从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就可以看出,商代的农业已经从原始的狩猎与畜牧业中完全分离出来。
在商代的卜辞中,与土地与农事有关的文字非常多,比如“田”字就较为常见。“田”在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多种不同的写法。“田”字周边都有一个“口”字,在“口”字中央有时会是“十”字形,或者是“井”字形。另外还有“畴”“疆”“囿”“圃”“畯”等与土地、农业有关的字都有多种不同的写法。
殷墟宫殿区(笔者实拍)
关于粮食与农业作物的记载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很常见。在甲骨文卜辞中,粮食一般统称为“禾”,其中最主要的作物就是 “黍”,即大米,而黍在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曾一度与粟、稻、麦、麻合称“五谷”。甲骨文中关于粟的记载也相当多。
出土的甲骨文
在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在宫殿区与作坊区还发现了大量用来酿酒与储藏粮食的地窖。古代酒的酿造多以粮食为主,酒酿造的发展程度与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有直接的联系,这也说明商代所产的粮食不但可以满足贵族与百姓自给自足的需要,而且经常会有较大的盈余。
文史君说在以农业为本的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地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如以伊洛盆地为核心的农业区,就因为发达的农业而成为中国最早的经济区。适宜的气候、黄河冲积而形成的肥沃的土壤,都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与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2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