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很多人把服务外包简单理解为服务业的外包,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事实上,服务外包并非特指服务业的外包,而是服务环节的外包,服务环节既可以来自服务业也可以来自制造业。将服务外包狭义理解为服务业的外包,不利于充分理解服务外包的概念,也会脱离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
将服务外包定义为业务*,也就是将企业的部分生产或者服务业务,根据具体流程将其转移至其他承包企业进行外包生产的过程。将服务外包定义为承包企业在外部建立外包中心,以吸引优质员工或优质客户来开辟海外市场的行为,其目的是利用不同的比较优势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外包是利用外部的高级要素进行生产,以获得更高生产力的环节。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服务外包产生了在岸外包的新形式,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及其研究机构通过在本地建立分支机构以完成接包任务。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和一些机构从不同角度对服务外包进行了定义,但无论是那种定义方式,服务外包在生产环节中均表现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并且是产业化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的表现结果。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持续深入,学者们逐渐从国内服务外包转向国际服务外包。
事实上,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深化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外包业务中服务产品交付时是否离开本国,服务外包可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
如果企业在国内完成外包业务,那么就属于在岸服务外包。如果这种外包活动是通过国际转移完成的,那么就称为离岸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和在岸服务外包都通过投入相似的中间品进行生产,但企业如果进行在岸服务外包,主要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而进行离岸服务外包则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这两种外包类型在目的上具有较大的差异。
(一)服务外包发展的理论
(1)全球价值链理论。Porter率先提出价值链概念,并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经营、运输销售以及物流服务等定义为企业基础活动,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定义为企业辅助活动,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共同组成了企业价值链活动。商品生产中的不同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分工,使得不同的企业或机构围绕这种商品的生产而纳入同一个生产网络中,从而提出了全球商品链。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价值链取代了全球商品链这一概念。在全球化分工模式持续深入的当前,企业不再局限于所在国家或地区获取资源,所有的资源获取和竞争都已经扩大到世界范围内。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全球价值链进行如下定义:不同国家或地区将单一商品的全部生产环节或多产品的生产过程纳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一过程由跨国企业主导,将产品在不同经济体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等环节联系在一起,并在不同的环节产生不同的分工收益和贸易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