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近上海推行强制垃圾分类,垃圾问题的相关研究者多表达了支持的态度。尽管过程当中争议不少,但受访者都认为,上海不应该单枪匹马,全国其他城市应该积极响应。“过去我们常常把垃圾分类当作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来谈论,不断贴标语、挂横幅,希望居民自觉分类,但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场合禁烟一样,离不开制度性约束。”陈立雯说。
在调研中,谢新源也在北京发现了一些做得好的小区。比如建国门附近有一个小区,各家可以自愿把厨余小桶放到小区门口的橱柜上,收运厨余垃圾的人每天都会称重,记录数据,更重要的是,居民进进出出都可以看到,在事实上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一起调研的还有不少志愿者,其中既有全职妈妈、职场女性,也有在校大学生,他们有的希望推动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有的致力于在自己的社区推动垃圾分类。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27期)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