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关系首都城市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早在1955年,北京就率先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概念,至今仍在不断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1955年 北京首办垃圾展
北京的垃圾分类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为了让市民先期了解这种做法,1955年10月2日,本市在中山公园内的卫生教育馆举办了“改进环境卫生展览会”,介绍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对于改进环境卫生和为国家积累资金的好处。
据北京日报1955年10月20日2版《垃圾里有的是财富》报道,这是一个很别致的展览会,玻璃橱窗里陈列着破鞋、破布、碎铜、烂铁、纸屑、瓜果皮屑、鱼鳞蛋壳等,展览会上的大标语写得很明白: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为国家增产节约,我们应该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和改良烧煤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虽然运走了很多积存的垃圾,但垃圾处理还存在着很大问题。因为之前垃圾是混合收集的,炉渣和容易腐烂以及传染疾病的有机物体如菜根、果皮、鱼鳞,废品如破布、碎铜、烂铁等混在一起,肮脏不堪,臭味难闻,运到郊外不但影响卫生,如用来填路基也会使路基不稳。参观展览后人们才知道,其实垃圾堆里的许多东西是可以利用的:有机物体可以积肥;破鞋、破布可以打格褙;碎铜、烂铁可以制成钢筋、铁条。但是,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分拣,就无法变废为宝,非常可惜,所以,需要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比如,每院准备几个垃圾箱,把有机物体和炉渣等分开收集。有机物体可以运去积肥;炉渣、炉灰可以运走垫平坑洼路段或加以利用;各户收集的废品如破布、碎铁等留在家中,待合作社来收买,经过加工后可以做成有用的东西。
1955年,在“改进环境卫生展览会”上,家庭主妇对煤球炉改装成煤砖炉很感兴趣。图为讲解员告诉大家使用煤砖可以节约燃料、减少垃圾。李祖慧/摄
展览室里陈列着各种烧煤砖用的炉子,还有用原来的煤球炉改造成的煤砖炉。这是展览会的另一部分,介绍了改良燃煤工作的重要性。当时,北京的垃圾里,有一半以上是煤球炉炉渣,这是因为许多北京人家里都用煤球炉,而煤球里是掺有大量黄土的。这样,就增加了运输费用。如果用烧煤砖炉(蜂窝煤)代替煤球炉,煤渣就会大量减少,运费也可以大大地节省,同时,烧煤砖也比烧煤球节省。
这个展览会对当时的观众触动很大。一位观众写道:“这个展览会使我认识到生活的每一细节都关系着国家的建设,甚至将垃圾的处理方法改进后也能给国家积累资金。”
1956年 城区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1956年3月,宣武区白纸坊街道办事处的五个居委会、约2810户居民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根据北京市档案馆记载,当年3月22日正式开始分类收集垃圾。第一天组织检查了1125户的分类情况,其中有940户分类很好,142户未分清。未分与未分清的原因包括:垃圾箱内有旧存的垃圾、未准备好土箱、把分类的时间记错了,另有少数人不重视或不习惯。经过指导,第二次抽查时,全部分清户已占90%以上。在这一地区试点基本成功的基础上,5月21日,宣武全区实行垃圾分类,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发动群众使用“公用大垃圾箱”,并“按站定户”,试行“翻牌隔日分类收集”的制度——即今日收脏土,明日收炉灰,循环隔日分类收集。(1998年7月28日《北京日报》5版,《五十年代的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