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5日,盘踞湄公河流域的武装匪徒强行登上两艘中国商船,开枪射*船员,十三名中国船员惨死他乡。为了查明真相,中国警方亮剑湄公河,迅速协调湄公河流域各国建立联合执法合作机制,全力围捕*害中国船员的幕后元凶糥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湄公河大案”。
2014年,一部以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湄公河大案》在央视一套播出。2016年,警匪动作电影《湄公河行动》在“十一黄金档”上映,不但取得了11.84亿的票房,还开启了主旋律电影的“新打开方式”。这之后,《战狼》《红海行动》等相继热映。
2020年新年伊始,一本名为《湄公河行动》的纪实文学作品精选,由公安部直属国家级出版社——群众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签售。作者就是我省公安作家冯锐。
近日,我省公安作家冯锐《湄公河行动》《谋*灵感》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行,一本书、一部电视剧,一个同名电影,三者之间究竟有多少关联?作品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返回哈尔滨后,冯锐接受了“龙头新闻”记者的采访。
三下云南、五易其稿
只为用文学 呈现大案真实全貌
“湄公河,全长4180公里,是我国和东南亚经贸的重要纽带,也是金三角毒品流入我国的黄金航道……”这是电影《湄公河行动》里的一段旁白,和冯锐的交流也是从这儿开始的。他说,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2012年,接到公安部宣传局的采访任务后,我曾站在澜沧江边,看着湍急江水流出国境线。脑海里,一边勾勒着‘那边’曾经发生的*戮、警方与罪犯的博弈与追击,一边串联着采访到的各种碎片化信息。”说那些信息是“碎片”,一点儿不为过。
湄公河惨案发生在2011年10月5日。主犯糥康被抓捕归案在2012年4月,一审判决在同年11月。而冯锐接到采访任务的时间则是在当年8月。当时关于案件侦破的很多细节,尚未公之于众。“所有可用来参考的报道信息,都是案情通报式的文字。可纪实文学作品不只说案情,还得讲故事。要把故事讲好,就得让这些生硬的文字信息变得更柔软。”
当时公安部宣传局组织了一个小采访团,包括影视创作者、作家等,冯锐是以文学作品最初呈现大案真实面貌的创作者,这并不容易。因为身份是人民公安报黑龙江记者站站长,得兼顾本职工作,不像专职作家有很多时间可自由支配,他几乎是挤时间两头忙,所以每次在云南停留的时间只有几天。时间紧任务重,受种种因素制约,冯锐无法沿着湄公河惨案发生、侦查、抓捕的路线实地采访,他的“抓手”只有忙得分身乏术的专案组成员,极个别的遇难者周边人士,以及大量曾沿着湄公河往返缅甸、泰国、老挝或了解国境线那端风土人情的云南当地居民。
冯锐清楚地记得当年第一次赴云南采访时的情形:当时案件还未进入一审,侦办人员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完成。大多数参战民警尚未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走出。而且常年的缉毒工作让很多民警养成了三缄其口的习惯,所以即使他们都很配合采访,也不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而文学作品,恰恰需要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中铺陈故事,又得纪实,冯锐只能从海量的采访信息中抽丝剥茧,抓住每一个细节突破,“采访过程,不亚于警察办案”,然后再把每个人介绍的情况跟专案组指挥官们介绍的整体情况整合到一起,相互叠加印证,这样最终完成这篇有故事、有细节的中篇作品,并于2012年10月刊发在了大型公安法制文学月刊《啄木鸟》上。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三下云南、五易其稿。有一段时间,陷入到迫切想了解与案件相关一切内容的状态下,甚至吃饭都是按当地人的喜好,都要问一句“那边也是这样嘛”。写作过程也不轻松,为了能切身感受案件侦破时的博弈与对抗,他甚至在招待所的楼下和恶犬对峙,制伏“对手”,感受气场和信心的力量。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
跟电影不一样的视角
没有孤胆英雄 却在“主犯刻画”中一展抓捕曲折
当年电影《湄公河行动》热播,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犯罪分子的凶狠残暴;娃娃军的触目惊心;警方突击小队深入“敌”后,冒着枪林弹雨生死追击……尤其张涵予饰演的云南禁毒总队总队长高刚、彭于晏饰演的缉毒情报员方新武,人物形象仍让观众记忆犹新。那么,真实的湄公河大案是什么样的?冯锐笔下的《湄公河行动》又和电影有什么不同呢?
冯锐的纪实文学《湄公河行动》是电影电视剧的母本,但是又有很多差异。冯锐说,在他的作品里,没有高刚、方新武这样的“孤胆英雄式”人设,除了专案组组长刘跃进、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张峰在书中被寥寥几笔“点名”外,更多都是以“中国警方”形式出现。“缉毒警,本就是一个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不过多涉及他们的信息,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当年,按照中央部署,公安部、云南省公安厅、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和国内相关执法部门迅速抽调200多名精干警力,在西双版纳组成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冯锐说,“高刚”、“方新武”其实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所有缉毒警的“浓缩”。
事实上也是如此,时任专案组组长、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和专案组成员、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韩旭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匿,情报获取不得不在境外完成,导致我们在国内经常使用、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方法,都无法使用。此外,我们的侦查必须尊重有关国家的司法主权。依靠当地的军方、警方和执法部门开展工作,面临语言文化有差异、地区社会环境复杂等困难,所有这些情况,让我们的侦查工作举步维艰。可以说,为了案件侦破,我们经历了千回百转,想尽了千方百计,克服了千难万险。”
整个专案工作长达10个月,如何有层次感地在文学作品里呈现?冯锐采用了对抗式写作框架。这一框架在后来的电影里也有所体现。冯锐回忆,当时接到采写任务他设计了三种写作方法,一是“抽丝剥茧”式,类似于“到底是谁*?”;“追踪”式,“就是那种一方夺命而逃,一方穷追不舍,最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最难写的对抗式的框架。而且种种对抗没有“平分笔墨”,他更多地是用主犯糥康的人物刻画,衬托“中国警方”的办案难度和案件侦破意义。冯锐笔下,糥康是一个“多面性”的人物,而不像电影里只是“凶残”。有他对家人的柔软,有他在湄公河上的霸气,对栖身地居民收买人心的狡诈,更有对中国警方追捕的不屑,但最终不论他如何狡兔三窟,还是被缉拿归案、认罪伏法。这些都是冯锐通过办案民警、接触他的狱警一点点还原出来的。
一路坚持 以笔为“枪”
数百万字作品记录黑龙江“大案传奇”
冯锐的作品当然不只这一篇。从警二十五年,派出所、巡警队、刑警队都有冯锐工作过的身影。因为喜爱写作,他一度过着“白天拿枪、晚上执笔”的生活。2000年“弃武从文”,成了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的一名政工干事。后来调入人民公安报黑龙江记者站工作。
都说案件成就了警察,其实也成就了公安作家。凭着职业敏感和写作热情,黑龙江发生的很多大案要案,都被他写进了纪实文学作品里:2009年的王厚军袭警抢枪案;2011年的《潜伏》“金牌配角”案;2013年的呼兰假药案……据不完全统计,冯锐作品累计字数达到数百万。目前已经出版公安题材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报告文学集七部。而这些,还不包括他“收藏”在电脑里的各种文字材料和为各大媒体撰写的新闻稿件。他的多篇作品获得了“金盾文学奖”。2013年他书中的《亮剑湄公河》一文还被评选为2012年度中国报告文学“十佳作品”,最近又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冯锐坦言,最初入行“文字领域”并不一帆风顺,甚至在投稿过程中屡投屡败。可是他喜欢写作,喜欢用文字讲述警察故事,“一路坚持,才有了现在的小小成绩”。
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流血牺牲最大的一支队伍,全国200多万公安民警为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社会和谐安全,时时有流血牺牲。“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背后,都是战友们辛苦付出、攻坚克难换来的成果。”冯锐说,公安题材影视作品是公安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播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意识和塑造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方式,更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营造良好执法环境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他一路坚持写下去的初衷。
来源: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