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和司马南都是国内著名的反伪科学的斗士,两个人还曾经是亲密的战友。司马南成名比较早一些,在方舟子刚开始进入这个赛道的时候,司马南已经是国内著名的反伪气功的大师级的人物了。但是方舟子的学问水平肯定远远高于司马南,所以很快就后发而先至了,名头也很快超过了司马南,以致到后来在转基因产品的讨论中,司马南也只能敬陪末座,成为了方舟子的小弟了。
无论是初期的司马南还是方舟子都是值得大家钦佩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司马南为了反伪气功,能够拜师学艺,通过亲身的调研才发现了伪气功的奥秘,这对于他后来揭露伪气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为了揭露神医胡万林,司马南只身上终南山,差点被人活活打死。那时的司马南绝对是一个严谨的人,为了调查事件的真相,敢于抛头颅洒热血,有一股子拼劲。而早期的方舟子也是如此啊,就像打假打工皇帝唐骏的假文凭,方舟子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唐骏承认了自己的学历是假的,那时的唐骏的名气也是如日中天的,没有详实的资料肯定不会让他低头的。
成名之后的方舟子的偏执性格开始发作了,对于任何领域的所谓的造假都想掺和一下,很多领域根本就不是他熟知的领域。但在名利的诱惑下,方舟子频繁地进行各种打假,由于不断增加的工作量,对于很多的爆料就越来越没有精力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论证了,有时就是仅凭一篇不知道真假的文章就开始发挥了,这样的打假必然就会错误不断,慢慢就失去了大家的信任了。就像他打假韩寒,素材就是麦田的发表的一篇《人造韩寒》的文章,但此时的方舟子已经逐步丧失了当年严谨论证的精神了,靠着网上东拼西凑的零碎的材料就加入了战端,失败肯定是必然的了。
方舟子的打假斗争吸引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自然就具有了潜在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所以他本人也渐渐的迷失在金钱和利益的*城堡中,深陷漩涡,一代宗师尚未升起就陨落了。那时的方舟子也是到处寻找攻击对象,哪里有流量就主动去蹭,已经失去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基本情怀,所以最终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今天的结局也是他咎由自取的。
大家仔细看看今天的司马南,是不是跟方舟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前文说过,当年的司马南我是佩服的,他对于伪气功和胡万林之流都是通过自己亲自调研了解之后才出来打假的,这样的结果让大家信服。而现在的司马南,每天都要发布那么多的视频和文章,看似无所不谈,看似有独特的见解,但他评论的哪件事情他真正做过调研呢?几乎跟后期的方舟子一样,哪里有热点就扑向哪里。国际大事我们不谈,国内的事情司马南认真调研过哪一件呢?甚至有些观点都不是他自己本人的观点,很可能都是背后营销团队的观点,只是通过司马南的嘴说出来罢了。
就像联想事件,这是司马南近年来影响力最大的事件了。他如果真的认真研究过联想的报表,以他高级经济学家的身份不会看不明白的,而如果他真的看明白了联想的公开报表,绝对不会拿明德先生一篇多年前的文章作为质疑联想的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的证据。他完全可以向中科院申请一些公开资料进行查阅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视频,甚至随便找一个注册会计师帮他解读一下报表,这对司马南来说都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但他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做任何的调查研究,把别人的文章拿过来简单地按照自己的风格二次加工一下就奉献给了观众,由此引发了网络上巨大的讨论,这真的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怪不得连翟山鹰都看不下去了,说司马南纯粹就是为了骂联想而骂,根本不做任何调查研究,就是为了流量。
再就像莫言事件,司马南自己都说没有看完莫言的任何一本著作,那么有什么资格评论别人的作品呢?就是拿陈先义的一篇文章作为论据,就能找出莫言创作的动机和立场有问题了,这样的所谓批评很难服众。如果他拿出莫言作品中的具体描述细节又能去莫言的家乡实地调研找出莫言的错误,还能让大家相信司马南是一个严谨的学者,那么他的结论自然会受到网友的赞同。但在一系列事件中,司马南做过什么调研呢?每天发出那么多点评文章,说实话,无论精力如何充沛,他对很多事件的前因后果都未必能够了解。按照我的经验,他的任何一篇文章就算在度娘上查找各种资料半天时间都很难完成。司马南是名人,发表任何观点都应该慎重,因为会影响很多人的。所以任何的调查研究都不过分。
方舟子的学问肯定是司马南比拟不了的,但最终也没有摆脱利益的诱惑,只能流亡他乡。司马南也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了,他的操作越来越商业化,哪里有热点就会出现在哪里,只要有流量就好。对于他发表的任何观点,几乎都没有调查研究,这样的信口开河总有一天会翻车的,并且犯错误也是难以避免的,互联网的翻车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司马南也不可能逃脱的。他正在方舟子当年的错误道路上一路狂奔。
我不是什么司马南的发对者,只是希望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V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很多事情上应该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能以王奶奶或者胡同串子作为借口,为自己的不严谨进行掩盖。否则,他的未来一定跟方舟子殊途同归,因为背后都是利益而不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