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的中国家居状况在中国馆中得到展示。
01
“一轴四馆”呈现出中国“低碳”智慧
在众多的“低碳”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上海世博会“永恒记忆”的“一轴四馆”。其在场馆建设上,研发、应用了亚洲最大跨度无柱空间、世界最大规模索膜结构等建筑高新技术,以及光伏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黄浦江江水的水(地)源热泵,将自然光和空气引入地下空间的“阳光谷”、雨水收集利用等生态环保技术。
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通轴线。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之一,世博轴长度超过1000米,分地下、地上各两层。“白云”是世博轴上方所采用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张拉索膜屋面,其独特的结构,令漫步其下的人流在炎热夏季依然能感受到自然、清新的大气环流。6个“阳光谷”贯穿世博轴各层建筑平面,可将倾泻而下的自然光、流动的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和地下空间,这是世博轴节能的一个起点;6个“喇叭口”还有下水口、蓄水池的作用,其底部有大型沟渠,既能满足蓄洪需求,又可浇灌草地,调节世博轴内的小气候。整个世博轴,还有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的空调系统。这些设施都将减轻世博园区的水、电消耗,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馆,以层层出挑的造型设计,在夏季可自然形成上层对下层的遮阳,又能通风透气;白天,顶部和外墙上的太阳能电池蓄存电能,晚上,高科技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用电低峰时的电能制冰,用于白天释放冷源;馆内人工湿地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内部环境调节,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
作为亚洲最大的地下展厅,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地下空间格外注重节能环保。在空调设计上,主题馆根据功能分区使用不同的空调系统。在常年使用空调的地方,设计师设计了冷热源独立的空调系统,可以对空调能耗进行实时监控。另外,主题馆东西两侧的垂直生态绿化墙可以让阳光照进馆内。由于设计巧妙,阳光照射进主题馆后,可以折射到馆内许多角落。
世博中心是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最大的钢结构项目,玻璃幕墙北立面临黄浦江、无夏季阳光曝晒,透明中空玻璃幕墙实现自然采光,还能饱览浦江美景;南立面因日照充分,采用了可开启折线形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其中双层玻璃幕墙中还精心设计了金属丝网和惰性气体,既有利于自然通风、遮阳保温,又不失通透性,创造性地解决了国内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世界性难题。
■ 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中世博轴的“阳光谷”。
世博演艺中心的弧形外观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其外围有着养眼的“绿坡”,而非呆板的水泥。“绿坡”是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它不仅使得世博演艺中心能完美融入周边的水绿景观,而且能为场馆外延地下空间保温隔热。另外,世博文化中心还采用了节能、环保的气动垃圾回收系统。
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的屋顶和玻璃幕墙上安装了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设施,预计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00吨,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特别是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减排二氧化碳2500吨左右,减排二氧化硫84吨,减排氮氧化物42吨,减排烟尘762吨。
另外,“一轴四馆”都有雨水收集系统;经过沉淀和过滤,建筑收集的雨水能基本满足世博园区的清洁和绿化需要。半导体照明则是“一轴四馆”广泛采用的低碳节能技术;其中,在1公里长的世博轴上用了200多万枚LED灯泡,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将减少30%。冰蓄冷、江水源、地源热泵等多项节能技术都在“一轴四馆”中得到体现。
■ 在众多的“低碳”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上海世博会“永恒记忆”的“一轴四馆”。
02
各国场馆展示的 “低碳”优势
节能减排对于全球各个国家而言,不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未来占据竞争有利地位的关键所在。在上海世博会上,参展各国和地区纷纷展示它们所理解的低碳生活,以及极富创意的节能减排技术。
■ 阿联酋馆的外观如险峻沙,外部可循环的建材,与大自然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