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快递站老板三个月,就亏损了30万。他们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
投资一个快递网点,押金需要近20万元,加盟费则为约10万元,再加上转让费、房租、设备物料投入,前期投入就达到70万元。
正式运营的时候,营收的主要来源是派件收入,和数量无法保证的代寄件业务。在一件一块多的配送费用中,快递员要拿走0.9元左右的派费,网点最终只能拿到0.3-0.5元的费用。
几毛一件的快件,和四处都是开支的网点经营交织在一起,快递网点的生意就像是小学数学题中那个一边放水,一边进水的游泳池一般。
在单一的营收来源之下,池子里的水位线,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浅。
快递网点的生意不好做了
一边是行业整体营收,整体业务量的持续攀升,另一边却是快递网点和快递员的赚钱压力。
这其实是一个很吊诡的情况,为什么加盟干快递这个生意,越来越难赚钱了呢?
综合市场竞争和网点转让老板的评论,我们发现原因其实错综复杂。
首先最关键的原因是快递公司之间的行业竞争。
一方面,快递网点的数量逐渐走高,分布区域变得越发密集;另一方面,低价战,使得派费收入走低。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2022年快递服务营业网点23.1万,但在2007年,快递营业网点仅4.7万。
尤其在加盟制快递全国扩张的压力之下,快递公司在快递运力,末端网点等方面投入巨大,使得市场上出现阶段性的产能过剩。
同时快递行业迅速变化的竞争态势,也使得一些过剩的网点面临被合并、被优化的局面。
最近两年行业内的兼并收购事件就有:极兔收购百世国内快递业务,京东收购德邦物流,极兔收购顺丰丰网等几个大事件。
其中,百世和丰网都是加盟制快递网络的代表。
今年5月12日,顺丰控股公告将丰网业务转让给极兔速递。这场被外界评论为极兔、顺丰双赢的收购案,但是也有很多丰网的加盟商们感到“被抛弃”。他们在退网、整合中遇到两难。
丰网一季度净亏损1.43亿元
至于直接影响从业人员营收的低价竞争,我们这里就不再赘述。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快递公司加大布局、并购双赢、低价竞争的背后,出现的市场波动,就传导向了网点和底层快递员们。
除了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之外,另一个影响网点经营的重要因素是快递行业在十余年时间里的高速效率迭代。
十年前,单一快递员的日配送单量也从几十件,扩大到四五百件,甚至上千件。一件快递的配送速度,也从一个星期以上,加速到隔日达,乃至半日达。
如果不考虑从业人员的话,只看单量的极速上涨,配送成本的降低这些核心数据,不难得出快递行业效率提升的印象。
但对于网点经营者和快递员来说,技术的迭代,效率的提升,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大增,反而是经营压力的增大。
以两项技术的演进为例,其一是电子面单,其二是自动化分拣机。
结合大数据和电子面单,包裹分拣能缩减到2秒每件,同时结合自动化分拣机的落地,自动化仓储中心渐渐摆脱了低效耗时的人工分拣流程。
提高效率的同时,使得网点和快递员也融入了这一套“紧密算法”中,按照系统指示,完成一天的工作。
同时为了追求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快的配送速度,快递公司还会在技术应用中,持续优化各项考核指标:签收率、投诉率、好评率……
但人力终究不是紧密的机器,总会在实际派送过程中遭遇种种特殊情况,而一旦上述考核指标不达标,迎来的后果只有两个字:罚款。
甚至有行业传闻,快递公司靠罚款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据《2021年中国快递员权益保障问卷调研》显示,54%的快递员每个月收入少于5000元,42%的快递员每个月收入在5000到10000元,月入过万的快递员仅占4%。
近六成快递员每月被罚200元以上,27%的快递员每月被罚200元-500元,26%的快递员每月被罚500元-2000元,还有4%每月被罚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