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埃弗里特工厂(Boeing Everett Plant) | Domas Mituzas
工厂内部相当于一座小城市,每天有大约3万名工人在现场工作。工厂还拥有自己的消防部门、安保系统、银行、儿童托管中心、设备齐全的医疗诊所、水处理厂和近20个自助餐厅。工厂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当温暖潮湿的空气逐渐积累,建筑的天花板下方甚至都有云。为此,波音公司安装了先进的空气循环系统,来保持空气流通。
波音工厂内部 | Meutia Chaerani
直到现在,波音埃弗里特工厂仍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建筑。
标志性的“驼峰”
泛美航空总裁胡安·特里普一直希望能建造双层飞机,因此波音747最初的设计是全长双层机身,但是出于乘客安全疏散和货物承载能力受限的担忧,这个想法后来被放弃了。波音747转而采用了更宽的单甲板设计,即只配备了一层主甲板。
波音747有一个明显的“驼峰” | Braniff International Annual Report
那时候,许多人都相信航空旅行的未来属于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特里普其实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他就想着万一自己冒险订购的25架波音747是朝着错误方向前进,那到时候就把它们改造成货机。宽敞的单甲板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客舱,既可以放置座椅,也可以并排放置两个货物集装箱。
飞机机头被设计成可以抬起,方便装载大型货物。于是,驾驶舱被放在了上层甲板。驾驶舱外壳最初的设计是半球形凸起,但这产生了太大的阻力,因此波音公司延长了凸起的后部,改成泪珠状,从而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驼峰。
可以抬起的机头方便了大型货物的运输 | Aleksandr Markin
更多人可以长途飞行
问世的时候,波音747被誉为最先进的飞机,其载客量是波音当时第二大飞机(波音707)的两倍多,可以容纳490名乘客。此外,它的燃油效率也更高,降低了每个座位的成本。
虽然当时全球航空旅行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任意飞行。波音747的出现立刻开启了商业航空的新时代,让更多人买得起长途飞行的机票。到1975 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壮大的747机队已运载了超过1亿名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