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刊登于《人民日报》的《大寨之路》报道中获得鼓舞,发动村民与他一同制定“15年发展规划”,身体力行,率领村民进行河流改道、平整土地等工作,只用7年时间,便提前完成相关工作。
1972年,华西村民全部盖起新瓦房,将1300余块零星田块改造为400余块高产且稳定的优质农田,华西村的名字与事迹一夜间响彻华夏大地。
很多年后,有一位跟踪采访华夏村40余年的新华社记者告诉大众:他第一次来到华西村,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与某生产大队人人又黑又瘦的形象不同,华西村民个个脸色红润、身体结实,给他留下很深印象。
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原来早在扩种双季稻最初,吴仁宝便主动张罗起农村食堂,早餐有油条、包子,午餐和晚餐则坚持两荤两素加一汤,除此外还有番茄和西瓜为村民解渴消暑。
午餐后,人人都能得到2小时休息时间;下午劳动期间,食堂会把馒头及大麦茶送到田间,供村民取用。
在如此“待遇”下,华西村民干劲越来越足,模样亦不若其余生产队那般“脱皮掉肉”,乃是当年全国生产队中“独树一帜”的特例。
02、改革开放,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他说华西的形势既非“大好”,亦不是“小好”,而是年年变好不过,吴仁宝并未满足于此,极有远见的他在1969年“偷偷摸摸”干出一件大事:他秘密创建一家小型五金厂。
吴仁宝的第四个儿子吴协恩多年后再回忆当初,感慨道:“那年正值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我们谁也不敢对外说这件事。检查的同志来了,田里红旗飘飘,喇叭声阵阵;等他们一走,我们也一转身回工厂。”
吴仁宝同样知道这种实事求是的好事在当时不易声张,所以他叫人在厂外四周垒砌高高围墙,再把每个对外的窗户皆挂上厚重窗帘,并严厉要求每个员工均必须守口如瓶。
倘若上级来检查,工厂当即停止工龄做,全部职工转移至田地,重新干起农业;等领导离开,则立马回到厂里,加班加点赶进度。
吴仁宝的五金厂不仅为华西村带来上百万元的利润,而且奠定华西村后来发展乡镇企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