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村一景
下黄村的由来
下黄北邻中州大渠,东西南三方向与大里王、周村交接,由大潘、朱村和下黄三个自然村构成,名源姓氏方位。
相传古时,有黄姓兄弟二人,携家带口,为寻找合适的落脚点,一路迁徙,走到邙山岭下,哥哥一家先在一荒废的村落住下;弟弟一家又前行约两里地,也在邙岭上,一处废弃的旧军营处安家。若干年后,兄弟二人的定居地各自成村,人称” 下黄”、“上黄"。
名儿叫开后,哥哥认为,” 下黄”可以接受,但按照长幼尊卑,弟弟的村叫“上黄"不妥,应该改名。毕竟是一母同胞,弟弟觉得哥哥意见很中肯,无恶意,表示完全同意,就以古代兵营编制,取村名为后营。大名鼎鼎的鹞店,即是后营下辖的自然村。
下黄村名沿袭至今。朱村,土著谓之“抓村”,因朱姓繁衍成村, 故名。大潘村,则是潘姓兄长居住的村落,弟弟分家后,成村在今周村的南,名为“小北潘”。“小北潘”后又迁并入竹园村,名不存。
下黄村位置图
周村竹园与廊齐
周村位于白马寺西北2.5千米处,辖周村、齐郭、竹园三个自然村。解放后,50年代初,周村是乡的建制,辖周村、大潘、下黄、朱村、齐郭、竹园等村。1958年时兴人民公社,周村与齐郭、竹园组成生产大队,1984 年改为行政村,今为社区。
周村名源周姓。齐郭,得名却与齐姓无关。古时,有郭氏一支,在周村东约半里处定居。时定居点就在汉魏洛阳故城、外廓城西城墙遗址上。内城外郭,郭姓之源也。故“郭”同“廊”。郭氏以村与城廊相齐,将其命名为齐郭,又暗含姓氏,两全其美。
竹喜温爱潮,四季常青,经冬不凋,坚韧挺拔,虚而有节,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与梅、松合称“岁寒三友”,很受人喜欢。古时,周村东南水源充足,生长着一片竹林,另有郭氏一支,从今李楼楼子村迁入,繁衍生息,自成体系,就将居住地命名为“竹园”,沿袭至今。
齐郭村东旧有“六宗神坛”,村南有“齐郭庙”,1944年拆毁,砖石用于修筑洛阳城防,支援抗战。竹园村的中共地下交通站,在抗战、解放战争期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村位置图
孔寨村的由来
公元前518年、东周敬王二年,孔子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千里迢迢,从曲阜来到洛阳,在东周王都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案庙朝之度,问礼老子,学乐苌弘,收获满满。将返鲁,孔子感叹,吾至文化礼乐之中心矣,我骄傲。
洛阳之行,孔子拓展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声名远播,弟子越来越多,最终扬名立万。史称孔子一生致力教育,周游列国,兴办私学,修订六经,传弟子三千,有贤人七十二,尊为儒家始祖,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俗称圣人。
由于孔子的身体力行,带头示范作用,洛阳成了孔氏门生、子弟,游学、朝拜的圣地,争先恐后,纷至沓来,留下许多后裔和遗迹。孔寨即为一例。
孔子问礼图
孔寨北邻洛常路,南临白马寺大道,西傍二广高速,东接孙村,原名人寿寨,含孔寨、潘赵两个自然村,交道十分便利,后村因孔姓得名。
据孔寨《孔氏家谱》记载,公元818年,唐元和十三年,孔氏后裔孔克符为追念先人入周问礼史事,循着孔子的足迹,从曲阜来洛游学,后干脆定居洛阳城东人寿寨,繁衍生息。
若干年后,孔克符子孙开枝散叶,学有所成,金榜题名者甚多,家族声名显赫一时。彼时的人寿寨,孔家一枝独秀,其他姓氏逐渐衰弱,难以匹敌,演改村名已是大势所趋。从此,人寿寨变身为孔寨,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