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正房,迎面的长桌上,摆放着老舍先生的遗照。在周围的家具上,可以看到很多花卉和古玩等。据说,老舍写作累了的时候,喜欢擦拭各种小摆设,欣赏收藏的珍贵古玩。同时,老舍还爱养花,家里的菊花就有百余种。
正房内东侧是卧室,也是胡絜青的画室,桌子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正房内西侧是客厅,老舍与很多名人在此促膝长谈,*总理也曾三次到此做客。在西侧的墙壁上,悬挂着李可染的《归牛图》、齐白石的《梨花》和老舍题写的“光明永在 潜力无穷”八个大字(复制品)。
在客厅西侧,有一扇小门,通往老舍的卧室和书房。从1950年到1966年,老舍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茶馆》和大量曲艺、杂文、论文、诗歌、散文等。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于北京新街口小羊圈胡同五号院的一间平房内。第二天,正是立春,父亲给他取名为“舒庆春”。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他的父亲作为护军阵亡,全家靠母亲替人做活维持生计。
1908年,在宗月大师资助下,九岁的舒庆春进入私塾,并且更名为“舒舍予”。1913年,他考入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后来,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报刊发表短篇小说。1926年,在英国学习之际,逐渐成为一名作家,署名“老舍”发表长篇小说。
1930年,老舍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开始一边写作一边教学,先后发表《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月牙儿》等。1936年,老舍辞去教授,专心从事写作,创作了著名的《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1951年,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966年8月24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老舍不忍屈辱,自沉于太平湖。1978年,老舍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如今,在老舍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