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之间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江苏省与安徽省、四川省与贵州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河南省与河北省之间的区划变迁。请注意,这场区划调整发生在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期。由于各方面的需要,河北省的三个县划入了河南省,同时河南省的1个县,划入了河北省管理。
首先,我们聊聊河南省、河北省的框架形成。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了元明清三朝的调整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河北省大体上的区划轮廓。在元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江浙行省、四川行省、湖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
明朝统治时期,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格局。其中,河北各地被称为北直隶。我国很多省份的基本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形成的,例如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等等。17世纪中期,清朝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确立了对各地的统治。清朝对各省的区划进行了各方面的完善和调整,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格局。
在清朝统治时期,南直隶的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又分为了江苏省、安徽省。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也就是河北省的前身,省府城市设立在保定府。直隶省下辖了12个府、6个直隶州,合计18个州府。分别是:顺天府、保定府、天津府、正定府、大名府、顺德府、广平府、河间府、承德府、朝阳府、宣化府、永平府、遵化州、易州、冀州、赵州、深州、定州。
同时期的河南省,形成了9个府、4个直隶州的区划格局,分别是:开封府、河南府、彰德府、怀庆府、卫辉府、归德府、南阳府、汝宁府、陈州府、许州、陕州、汝州、光州。河南省北部的卫辉府、彰德府等地,与直隶省南部的广平府、大名府等地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