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与河北省比邻而居,它们是以黄河为分界线吗?
在唐朝时期,的确如此。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将全国划分为10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其中,河南道与河北道,大体上就是沿黄河为分界线。
从地图上看,我们很容易看出,当时河北道的地盘很宽,远远超过河南道,包括了今天河北省的大部,以及河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的一部分。
到了元朝时期,分界线有了微妙的变化。
元朝设立了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其中,河南江北行省从黄河以南,划到长江以北,“吞并”了原来属于河北道的一部分土地。河北道则与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等地被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1367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率部北伐。北伐大军攻占了河南江北行省后,继续北上,占领了北边的一块土地,即今天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一带,作为北伐军队继续北上的桥头堡。
明朝统一全国后,这块桥头堡就划给了河南。
众所周知,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其中的河南布政使司所管辖的地盘,已经越过了黄河。
清朝时期,属于十八省之一的河南省,继续接纳河南布政使司所管辖的地盘。河北被称为直隶地区,接纳明朝北直隶的地盘。
1928年,直隶因位于黄河以北,被改名为河北省。
在那以后,河南省与河北省同时存在。它们的地盘几经变迁,最终形成为现在的样子。河南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早已不是黄河了。河北省固然还位于黄河之北,可河南省已经有一部分位于黄河之北了。
通过地图,我们很清晰地看出,河南省的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等5个地级市位于黄河以北。河南省一共有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以及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约有三分之一的地级市,进入了黄河以北。
所以,如今不能再说,河南省与河北省以黄河为分界。
如果一定要说现实中河南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那么就是漳河了。
漳河发源于山西长治,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总长度约400多公里。在西汉以前,漳河属于黄河水系,因水流很急,且洪流挟带大量泥沙,素有“小黄河”之称。后来,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向南迁徙,漳河就转为了海河水系。
漳河上游有两条支流,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漳河的下游恰好经过河北省与河南省两省的边界,一直流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境内,与卫河合流,进入海河水系。
由于漳河的下游大致沿河南省、河北省两省的边界一路东行,因此漳河已经取代了黄河,成为河南省、河北省两省的分界线。
【参考资料:《河南》《河北》《黄河》《漳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