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获奖作品,提名作品也很多都是中日韩当年的热门作品。
当年设立这个奖,也是希望能够借助香港电影的影响力,参与到整个亚洲地区的优秀作品的评选。
但。
受限于市场和受众,评选者对于外片的了解程度,以及获奖者对于金像奖的重视。
这个奖项只办了十年,到第31届金像奖的时候,就改成了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从拥抱亚洲,到把重点放在了华语上。
甚至到了2020年的第39届,由于各种问题,又改成了最佳亚洲华语电影,不再局限于两岸。
当年获奖的作品是《大象席地而坐》。
这中间的波折,原因其实都可以猜到一二:
香港电影金像奖以及背后的香港电影所依赖的市场,在过去二十年好莱坞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大体是一个衰退的趋势,尤其是在非华语地区。
奖项变动的背后,是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在下降。
更别说,还有金像奖本身的固步自封。
它本身就是华语电影奖项里,对身份门槛要求最严格的奖项之一。
根据金像奖入围条件,最佳导演候选人必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
参赛影片的出品公司必须有一间为香港合法注册公司;
影片分工以16个项目计算:监制、编剧、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员、摄影、动作设计、美术指导、服装造型、剪接、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音响效果及视觉效果影片,最少有六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为香港居民。
在它还是“惑”的阶段,Sir能从中看到这层别扭:
既希望追求创作者的本土化,又渴望能够面向世界,靠作品连接更多市场。
早在十年前,文隽(本次金像奖评选组组长)就曾“爱谁谁”地说:
我已经听见很多人抱怨金像奖如何不公平,但我想告诉那些人,你们有没有了解金像奖设置的初衷?这个奖项本来就是为表彰和鼓励为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电影人而设立的。
香港电影金像奖不是为了迎合所有华语片而设置的,它从诞生之初就明确了它的区域性特点。每个电影奖项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鼓励香港电影创作,就是金像奖的特点。
没有这个可能(改变规则),为什么要开放来搞呢?我们面对的就是香港电影的从业者。
金像奖不会迎合所有华语电影。
金像奖是为了表彰和鼓励香港创作者才设立的。
这两年,明显可以通过金像奖,一窥香港电影作品的变化趋势:
大卖的作品类型,越来越专一,比如警匪,动作,罪案类型;
小制作,视角向下看,越来越回归香港本土的历史,人文记忆,和底层群体。
从38届提名的《翠丝》《沦落人》《三夫》《逆流大叔》,获得多项大奖的《无双》。
到39届提名的《叔·叔》《麦路人》《金都》,获奖的《叶问4》和《扫毒2》。
再到如今的40届,提名的作品里面,既有《浊水漂流》《梅艳芳》《手卷烟》等本土作品,也有票房大卖的《怒火·重案》和《拆弹专家2》。
如今它的不惑在于:
在经历了黄金时代,衰退,北上,兼容等一系列波折之后,香港电影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一手拍商业电影挣票房,一手拍文艺题材做探索,双管齐下。
更重要的是:
金像奖终于不再奢望去影响世界。
终于选择回归本土。
甚至是回归电影。
比如郑保瑞的《智齿》,用极为风格化的影像和布景展现香港的肮脏与人心破败。
40岁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除了经历的丰富,它也代表着回归。
04
如初
某种意义上看,金像奖其实早就熟透了。
体现在两个奖项上:
专业精神奖,与终身成就奖。
前者颁给了周国忠,香港知名的剪辑师、制片人,他曾担任《难兄难弟》《鬼马智多星》《阴阳错》等多部影片的剪辑师,也是电影《英雄本色》的制片人之一。
为此金像奖请出了黄百鸣麦嘉组合,来给周国忠来颁奖。
另一位则是许冠文,周星驰之前的香港喜剧之王,冷面笑匠。
还请出了黄子华,来给偶像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