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
shānshānláichí
成语解释:旧时形容女子走路迟缓从容的样子。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成语繁体:姍姍來遲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表示迟到的意思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姗姗来迟[shān shān lái chí]
成语解释
姗姗来迟(拼音:shān shān lái ch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姗姗来迟指走的缓慢从容而迟到;形容慢腾腾地来的很晚。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中文名
姗姗来迟
拼音
shān shān lái chí
近义词
鹅行鸭步
反义词
健步如飞
出处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