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均寿命的算法,全国人均寿命是怎样统计出来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3-01-23 22:58:50

二、活到多少算长寿?越长寿越好?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活到80岁已经算是长寿老人了,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只要没有病痛折磨,活到80岁是比较容易的事情。80岁的老年人,身体机能还在,体力和精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的。

80岁的老年人,虽然身体已经衰老,但体内原本存在的病痛也有所衰退,因此大部分人都能够安享晚年。

80~90岁这个区间,老人对人生有了更多感悟,也切实地成为长寿老人,除了获得身份上的尊重之外,更多地是跟自己的身体和解

全国人均寿命的算法,全国人均寿命是怎样统计出来(5)

有学者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过问卷调查,在关于他们对自己“长寿”这个问题的看法当中,有32%的老人认为这和自己条件、生活习惯有关,这部分人群也相对更加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

但也有约20%的老人,认为长寿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感受。病痛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身体机能退化,一些想法不能得到实现,每当这个时候,老人对于自己的“长寿“是不满意的。

孤独感是老年人比较在意的一种感觉,它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的幸福感。尤其是失去配偶的老人,周围的朋友也相继离世,与年轻人没有共同话题,加上身体的各种不适,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全国人均寿命的算法,全国人均寿命是怎样统计出来(6)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到老年以后更追求精神方面的富足,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自然是越长寿越好。倘若只是”活着“,要忍受病痛、孤独等的折磨,这样的长寿应该不是老年人想要的。

因此并不是越长寿越好,这一点也在百岁老人身上获得了验证。

四川有位108岁的长寿老人,他的经济状况良好、孩子孝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算富足。可是在采访老人的时候,他并没有长寿的喜悦,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已经故去,留下他一个人苦苦支撑,生活”没意思“。

对于大部分长寿老人来说,他们的幸福感更多与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关。

全国人均寿命的算法,全国人均寿命是怎样统计出来(7)

三、晚年幸福感更多地取决于身体状况

情感、经济、健康等几个方面对长寿老人进行采访,在决定幸福感的方面,”健康“是绝对的第一位。这也表明,不管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情感生活如何,拥有健康身体、能够生活自理是他们获得幸福的保证。

对我们年轻人来说,生活自理是最低要求,但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很多人会出现腿痛、无力、心脏以及大脑方面的问题。倘若能自己走动还好,有些人心肺功能完好,就是腿部无力,终生需要与轮椅为伍,生活上会有很多不便。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自理就成为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全国人均寿命的算法,全国人均寿命是怎样统计出来(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