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编制的前途,2023年差额编制会全面取消吗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16 07:36:06

  事业单位如果按照财政拨款方式的话,可以分为三大类:财政全额拨款类、差额拨款类、自收自支类。不同的拨款类型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此次改革中受到的冲击是不同的。比如财政全额拨款类的很多维持不变,这是因为财政全额拨款类的事业单位很多都是承担公共基础服务如义务教育的老师,身份还是编制身份。自收自支的也很简单,工作人员直接由编制类随着单位改制成为企业之后,也就变成合同类的员工。

  变数比较大的是差额拨款类事业单位,主要原因是差额财政拨款类事业单位所承担的功能复杂多样,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所以在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在此次改革中所面临的命运也就不同了,通常情况下会有这3种命运。

  一、继续保持事业单位编制身份

  差额拨款类的事业单位中有一个类别就是公益二类。按照要求公益二类的改革方向为:1、对效益较差,主体职能还是承担公益服务的,转为公益一类,由财政兜底。比如基层卫生所或者是乡镇卫生院。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基层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所以其基层卫生所工作人员继续保持事业单位编制。

  二、由事业编转变为聘用制

  在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中有两类比较特殊,那就是高校和县级以上的公立医院。这是因为作为差额拨款的单位,他们有完全的能力通过经营或收费实现单位的正常运转。所以在此次改革中,对高校教师和医院医生总体的原则是打破编制,变成聘用制。

  不过这种改革对于高校教师和医院医生来说,整体影响非常小。毕竟这两类单位都属于知识密集型单位,人员改成聘用制对于他们来说因祸得福。他们就有更多的合理合法流动机会,所以收入还会更加提高。

  三、转为合同工

  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中具有很要的营收能力,效益很好的,要脱离事业属性转制为企业。如果这类单位转制为企业之后,那员工自然也就由编制身份变成合同制员工身份。一般这类事业单位为:非营利性医疗保健,职业病疗、人才服务中心、文化宫等。

  写在最后:对于原来在差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这3种不同的命运如果发生在个人身上了,我们都要坦然的面对。毕竟趋势无法避免,能做的就是在未来不断地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以此提升抗风险能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