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法培训班、自媒体,经常会反复刊载对于《兰亭序》例字中“入笔”、“尖锋”的局部特征的表述。这样的观察角度,够细微,但是千万不能因此矫枉过正,盲目的夸大了这个书写动作,由此形成一种难以改正的习气。本文综述了王羲之“尖锋”用笔真正的来源与内涵,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个启迪思考。
尖鋒,落筆混成
魏晋时期普通行书的用笔大体从汉代隶书和草书“直入平出”的古法衍生简化而来,考察楼兰文书残纸,横画的入笔,无论是钝重地“敲”入纸面,还是凌厉地“冲”入纸面,一般均不借助于锋尖的“点”入取势,笔锋在行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方向上的稳定性。
楼兰文书残纸
王羲之早期行书《姨母帖》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留着这样的“古法”。
王羲之《姨母帖》
羲之行书的新变体现于横画的入笔,就是凸显侧下势“点入”后锋尖所呈现的角度多变、形态万殊的自然“裸露”之美,从入笔到笔锋的中截行进之间存在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转换,从而引入了偃仰起倒的笔锋变化。
这种新法甫一问世便迅速地流行起来,成为行书书体的“正格”用笔原则。
神龙本《兰亭序》广受推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对尖锋入笔的技巧展示得最为直观和显豁。不过,如果与唐摹善本《奉橘帖》比较,便可发现神龙本《兰亭序》的尖锋过分夸张了“尖”的特征,横画点入的过程比较柔缓,“*力”不够,笔尖的“裸露”过于触目,甚至具有了某种独立性,“昔”字、“故”字的首画入笔都很典型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冯摹本王羲之《兰亭序》之“故”、“昔”二字
《奉橘帖》中的“三”字、“百” 字、“枚”字和两个“未”字的横画入笔方是王羲之笔法精髓的真实显现,其要旨为用尖锋落笔混成,点入的动作短促捷急之极,是一种“啄击”之势,可谓“兔起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