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养心殿对联:
“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此出自张蕴古给唐太宗的《大宝箴》,原文说:“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养心殿内景
东壁曾悬乾隆皇帝御笔养心殿铭:
人心惟危,在闲其邪。道心惟微,在培其芽。
其闲其培,皆所为养。操存舍亡,毋须臾放。
有如时雨,沃此寸田。大公顺应,动直静专。
动匪憧憧,静匪寂寂。矧其为君,更宜乾惕。
一念之善,百禋蒙庥。一念之恶,万姓贻忧。
养之之方,存诚主敬。克己复礼,外王内圣。
孰本孰末,外由内施。任重道远,责萃君师。
朵殿崇崇,顾名思义。作此铭辞,永训后世。
三希堂
三希堂的小匾悬挂在养心殿西暖阁次间炕上东壁,为乾隆帝所书。因“三希”之名,按《乾隆皇帝御制三希堂记》来看,是乾隆帝收藏了晋代王羲之的《快雪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后再添王珣《伯远帖》,三件法书遗迹皆为稀世珍品。
三希堂内景
三希堂中,“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这副对联化用魏晋名士诗句,显示出乾隆皇帝弘历风流儒雅、讲究文趣的一面。上联以“怀抱”起首,下联以“豪素”收尾,都呼应了三希堂空间小巧的特点,和处身书房中万千精神都凝于方寸之间的情形。对联以“素”字仄声收束,也是此联特别之处。
此外,三希堂还有对联如下:
玉堂迎燕喜;金谷振麟祥。
梅报平安信;鸟传如意春。
情将物外适;道与古人期。
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
书圃礼园无斁好;瓯香研净有余清。
共欣穹宇中秋月;都作增龄海宝筹。
修身先谨懔幽独;读书在培养才源。
四、西六宫区与宁寿宫区
太极殿
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
原来启祥宫正殿前檐挂有“启祥宫”陡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寿宫陡匾的式样,制作十一面匾额,并亲自题写,分别挂在东六宫、西六宫除永寿宫之外的其他十一宫的正殿。乾隆帝还下谕旨:“自挂之后,至千万年,不可擅动,即或妃嫔移住别宫,亦不可带往更换。”
太极殿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命画师以中国古代后妃美德为范,绘制《宫训图》十二幅,年节分别张挂在东六宫、西六宫,事毕收藏在景阳宫的学诗堂(见《养吉斋丛录》)。每幅图配赞四言十二句,以诫后妃永远效法。
太极殿有对联:
以仁义为巢,凤仪阿阁;
与天人合机,象拱宸居。
此联在太极殿前檐柱上,为慈禧太后所书。
昭明三光,清和六合;
经营万亿,作成四时。
此联在太极殿后檐柱上,为慈禧太后所书。
体元殿
体元殿对联
逊志好学以希圣;自强不息以希天。
此为紫禁城体元殿前檐柱上的对联,为咸丰帝所书。联语的意思是:奋发努力要像天那样永无休息,立志好学要像圣人那样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