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魅力 火焰中重塑新生
土陶成型晾干后,还需进行烧制。至今为止,“敬天窑火”仍坚持使用传统的龙窑来进行陶器烧制,董建华说:“使用龙窑柴烧,才能看到大理土陶的真正魅力,不到开窑的那一刻,你根本无法提前预知这次烧制出的釉色、纹理,每一件由龙窑烧制的土陶都是独一无二的。”
董建华家的龙窑修建在敬天村后山山坡之上,由土坯码成,长约30米,窑头位于坡下,窑尾位于坡上,由下而上,烧柴时可利用热气自然向上流动的原理加热整个龙窑内部,减少燃料浪费。“龙窑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主要取决于这家人的烧制的需求,也有不少人选择几家人共用一条龙窑,因为高温的原因,龙窑的消耗率其实很高。”董建华一边说,一边示意我们看旁边坍塌的老龙窑,“这些废弃的龙窑也就几十年的历史。”
龙窑的火候需要精准地掌控,有经验的制陶人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窑内的温度,当窑内散逸出的火光变为白色时,窑内温度基本达到约1200度,若此时正在烧制的陶器釉色发亮,则可判断火候达到,就可以熄火了。如此烧制出的土陶带着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金属光泽,火候越是合适,金属光泽越是明显。“这源于木材在高温下的渗碳成色原理,使用时间较长的龙窑窑壁上也能看到这种光泽,所以土陶很多时候可以不上釉烧制,但成品依旧十分漂亮。”董建华引以为傲,“大理土陶以泥土为胚,却能在龙窑中浴火重生,成为流光溢彩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