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以家为课堂
在董建华的小院中,摆放着许多游客体验制作的土陶作品,形象不一,有传统的花瓶、瓦猫,也有今年的网红萌物——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各式简单有趣的动漫形象,这些作品虽手法稚嫩,但有模有样,可见制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现在主要接一些散客和小型团队来进行土陶制作体验,人多了反而无法达到我预期的体验效果。因为‘敬天窑火’不仅仅是一家公司,还是‘大理土陶制作技艺传习所’,开放体验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担任着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宣传职责。”董建华指着自家院落中的几间屋子说,“现在我将不同的屋子做出不同的功能分区,有成品展览区、制作体验区域和专门的烧窑区,最大程度地优化体验流程。游客来到这里,能了解土陶制作历史、观看土陶制作流程、参观土陶成品,有兴趣的可以体验制作,或者购买成品带回家使用。”
董建华在经营“敬天窑火”时紧跟市场趋势,打造“非遗 旅游”“非遗 研学”的运营方式,将“展产研学售”多个环节融于这小小的一方院落之中,在实现了传习所自给自足的同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传统民俗,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人气,推动了非遗融合性发展及非遗社会化参与,让“大理土陶制作技艺”在此过程中,不断催生新创意、迸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