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有人说读书是一门艺术。无论如何,读书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拓展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思维、提升能力等等。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如何阅读、如何更有效地汲取书籍的知识,却是众说纷纭。
这次我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感悟,总结了一套读书笔记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升阅读效率。
一、读书笔记的低效形式也许很多人看到书中比较好的段落或句子时,会习惯划线或摘录。比如阅读《打开心智》时看到这么一句话:“那么,杏仁核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是‘情境记忆’和‘威胁识别’”,我觉得写得很不错,就拿荧光笔在书上面把这句话标记出来,或者是将电子书上的文字复制到笔记里。
这种笔记形式其实是很低效的,有大量研究表明:单纯重复是效果最差的学习方法。大脑的天性是节能,遇到熟悉的事物,它会想办法避开,尽量腾出认知资源,以便投入其他更多活动。而摘抄和重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熟悉感”,这会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我知道它了”。这时它的记忆权重就会变降低,这是不利于知识提取的。
我们做笔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别人写了什么,而是借鉴别人的思想和做法,以此改进和优化我们的知识体系。
比上一种情况稍微好点的是,在原文或摘录旁边加上自己的注解。同样以《打开心智》为例,书中提到“情绪这个报警器,在现代更加稳定、安全的环境里显得过于敏感”,我由此联想到《洞见》这本书里提到的“环境错位”和“误报”。于是我在这段文字边上记录下自己的见解:“人类进化时的原始社会,与现今社会相差甚多,但大脑的设定还停留在那时候,以此去应对现今的环境,就很容易造成环境错位。另外因为警报器过于敏感,大脑也会经常发出误报,夸大威胁”,这种情况便是添加注解。
有些人习惯用纸笔做笔记,比如直接在书上标注或贴便签纸等。写字可以加深印象,调用手的感官,这点是电子笔记无法做到的。但它也有弊端,就是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管理起来很难,很容易就演变成“积灰”了。当然,你也可以借鉴卢曼的卡片盒,做成一张张卡片,这个相对比较理想,但在搜索这块,也不如电子笔记,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借助笔记软件。
一些阅读平台也可以在电子书上标注,比如微信读书等。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做过的所有笔记,不必一本一本地翻。但同样的,等笔记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难以管理。现在应该也有办法将这些笔记导出到其他平台,这样管理会比较方便,不过仅仅是导出、汇总、分类,还远远不够的。
二、读书笔记的三种层级为什么说远远不够呢?我把笔记方法总结成了三种层级:集邮、注解和串联。像上文提到两种形式分别对应“集邮”和“注解”,效果始终不及“串联”。
所谓集邮,就只是将各渠道的信息汇总起来,把无序变成有序。这种形式是为了方便查找搜索,但并没有进行深入吸收和内化。
而注解是将想法、思考、念头,进行外部化,以便更好地整理思维 。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固然不错,只是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
我个人主张的形式是串联,将新知识拆解成多个概念,让新概念与旧概念产生联系。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新的概念纳入到知识网络里,让新旧知识彼此碰撞、连接,形成更加全面、更高维度的认知。
概念是什么?是大脑储存信息的基本单位,它本质上是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心理表征。我们在认知过程中,会把所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提炼、归纳和抽象化,这个提取的结果,就是概念。
借助概念,我们可以将一段复杂的信息,概括成一个单位,并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此腾出更多的认知资源,用于更高维度、高层次的思考。概念也有利于信息交换,通过交流(阅读也算是读者与作者的一种交流),我们能够得知不同的人,在不同角度上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如此我们才能对概念有更全面的认知。
在我看来,阅读应该是不断地获取新概念、新联系,将它们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里,与就概念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调整概念之间联系的优先级与权重,让自己能更准确地看待外部世界。
针对新概念本身,我们可以通过“包围式学习”,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然后将它们打散*,去梳理逻辑脉络,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归纳出属于自己的结构框架。
三、读书笔记的三个步骤从 “概念”出发,我将自己做读书笔记的过程总结成三个步骤:提取框架、梳理联系、拓展概念。
1. 提取书籍框架
提取框架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一本书的脉络,在记忆空间里“埋点”。我们先通过快速翻阅,了解“这本书大致讲了什么”,等到想解决问题或进行主题阅读时,就能快速定位到相关位置。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记住细节,只需记住“在哪里可以找到”即可。书籍就像是一张地图,告诉我们里面有什么资源,然后我们再根据自己需要去挖掘。
至于提取框架的方法,我在《快速提取框架,让你阅读更省力》里提到过:
先是浏览书籍的封面、内封和腰封,比如书名、副标题、推荐语等,了解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探讨的是什么问题?
接着快速扫视书籍的序、前言和后记,了解作者和编者的观点;
同时研究目录,大致梳理书籍的脉络,猜测作者是如何安排框架的,做一下笔记;
之后快速翻阅书籍,着重看加粗的标题和图表,猜测哪些章节是重点部分;
紧接着跳读书籍,思考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启发,可以解决自己的哪些问题;
最后对之前梳理的书籍脉络进行补充,进一步完善。
在这里也附上两张我做过的框架图,供大家参考:
2.用概念图梳理联系
提取框架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求,挑选部分章节进行精读。正如上文所说,阅读的过程是不断获取新概念、新联系,我们在精读时,也要去梳理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
关于梳理联系,我习惯借助一个工具——概念图。也就是concept map,它是Joseph D. Novak 于1970年提出的绘制技巧。学习其实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而概念图正是用网络思维去还原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概念图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训练大脑去学习、强化这些联系,让它逐渐吸收内化。
概念图的基本单位是节点和关系,表现形式为“概念A——关系——>概念B”。它要求每个节点都必须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并且要考虑节点的自由度和唯一性。关系倒没太多限制,只要逻辑上说得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