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学口语最快方法,八哥说话100句口诀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3-04-15 06:30:30

八哥学口语最快方法,八哥说话100句口诀(1)

我始终以为,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表达,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而目前我们看到的现状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十分欠缺。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媒体来采访学校,需要学生发言。我们一般都会找平时表现不错的孩子来参与采访,并且事先告诉他们大概怎么说。可是,当他们面对镜头或话筒时,表现出来的却是态度拘谨,姿势扭捏,思路不开阔,表达不顺畅;如果遇到随机性的采访,孩子干脆张口结舌,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不仅孩子是这样,我们的成人也是如此。开会念稿子,脱离了稿子大脑仿佛就一片空白,不知该说什么;即使勉强说了些什么,也是思路不清不楚,表达意图不明。这些,无不反映出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的缺失。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听了不少语文课。语文课上,老师是如何对待“表达”的呢?说实话,问题很多。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只提出问题和设置任务,不教学生如何表达;学生零散的回答居多,成段的、有质量的表达较少;没有专门教“表达”的时间,甚至口语交际课也只是让学生说说,而甚少关于如何表达、如何交际的训练。因此,出现前面说的种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八哥学口语最快方法,八哥说话100句口诀(2)

以最近听过的三节小学语文课为例,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表达训练点。教师要做到以“表达”为核心,针对不同的课文确定核心的教学目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很多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研读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用文中具体事例反复印证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这样的教法无非还是“就课文讲课文”,学生再怎么回答都没有脱离课文内容;即使有表达,也是浅层次的表达。因为这个问题并无难度,只需读读课文就有答案了。高年级教表达,更应该从文章作者的角度出发去研读,而不是局限于课文主人公。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研读的重点是,作者是怎样表现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人的。六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这个能力去研读这样的问题。如果抓住了这一点,研读的角度就全然不同,所有提问的设置也相应变化,对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必将更有成效。

同理,四年级的《赵州桥》一课,其研究重点不应该落在学习赵州桥的知识、体会赵州桥如何雄伟、坚固、美观,而是应该研究作者如何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用了什么巧妙的表现方法让读者体会到了这一切而情不自禁对赵州桥发出赞叹。这篇课文,应该偏重于书面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写状物类的文章时,能从这篇课文的写法中得到启示。

《称赞》是二年级的一篇故事性的课文。对于低年级的这一类课文,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去理清这个故事,然后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落实到表达上,不是教孩子去写故事、写作文,而是通过这个故事中的“称赞”情节,教会学生如何真诚、巧妙地称赞别人,如何正确地与人交际并从中获益。“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是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这句称赞的话,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研读,看看小刺猬是怎么称赞的,哪里表现了这里的称赞是真诚的。如果改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真好”行不行,为什么?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称赞不是单纯地说漂亮话,称赞应该是有技巧的,更应该是真诚的。先把故事中的“称赞”情节读懂、学懂,然后教师要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学会真诚、巧妙地称赞别人,并从中体会称赞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收获,从而学会如何交际。

八哥学口语最快方法,八哥说话100句口诀(3)

以上三节课中,教师的处理还是以分析讲解为主,并没有树立“表达”意识。即使在《称赞》一课中,教师在学完课文后,设置了“称赞自己的小伙伴”这一环节,但仅仅是设置了而已,至于学生该怎么称赞,为什么要这样称赞,则没有设计,没有指导。很多时候,教师是有设置,没有设计;有任务,没有指导。很多的练习只是泛泛而过,学生并没有从中获得进步。

语文是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了很久居然不会说话、不会交际,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曾经有人做过调查,中美学生的差异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就是表达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同。君不见,面对镜头,美国的孩子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敢于当众说话;而在议员竞选、总统演讲时,也甚少看见他们手执稿子从头念到尾的。当众演讲已经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技能。有人提出,我们迫切需要加强中国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会表达,首先学会口语表达;学口语表达首先老师要从让学生大胆的张口开始。让学生说实话,说心里话,说想要说的话,说充满个性和特色的话,这应该是语文教学核心的核心。唯有教师树立“表达”意识,左手口语,右手书面,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改变当前语文课表达训练匮乏的局面,才能让我们的孩子逐步变得敢说、会说、想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