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当天饺子放点什么,结婚新娘包水饺有什么讲究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4-06 06:03:34

(全活妇女拿开盒子盖,要煮水饺了具体可以看西瓜视频《子孙饺子宽心面德州民俗系列》)

新婚夫妻一起吃水饺和宽心面的时候。家族妇女会故意问一些话,比如:饺子生吗?或者问是什么馅,……回答生,接着可能问:生几个?回答豆腐那就祝福他们福气大,吃着糖自己都觉得甜哪。古代,紧张又高兴的新郎被这么一问,大多会手忙口乱,引发旁边人的善意哄堂大笑。现在,结婚前新郎新娘子比较熟悉,少了一些羞涩和紧张,往往会被要求变着花样吃子孙水饺和宽心面。

饺子这种美食会被选中做为婚礼上预示子孙的象征,不知道起源于何时。但是饺子的历史却是源远流长,从张仲景包了药材为人们祛除寒气治病,到馅料蔬菜化作为美食,各地花样迭出。

最早记载是三国魏人张揖著《广雅》:“形如偃月,天下通食”。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饺子”一词的词源。元朝称饺子为“扁食”,后来出现饽饽,抄手等各地方言,它和馄饨还是有点区别的。有的地方婚礼叫“吃子孙饽饽”。

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居然见有饺子,可能是发现最早的实物了。

1978年,滕县薛国故城一春秋墓葬考古挖掘出来有水饺。

1981年,考古工作者从忠县东汉墓出土一些庖厨俑,厨案上的中心位置摆着捏好的花边饺子。

1990年在吐鲁番鄯善县三个桥墓地又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饺子。

吉祥又古老,万能的饺子,我们应该尽快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宽心面有的地方叫长寿面,老百姓的创造力值得佩服,把面条赋予这么美好的寓意。长长宽宽的条儿,缠缠绵绵的样子,吃到嘴里,劲道又美味。在古代,面食那么稀少难得,新媳妇坐花轿一路颠簸,进了新家吃顿美食,能不高兴嘛。

新婚当天饺子放点什么,结婚新娘包水饺有什么讲究(5)

新娘子进门跨马鞍,是指新娘子下轿后,进大门时,有一个马鞍子,马鞍子贴着红囍字,上面放着一个红布包袱,包袱里包着婆婆家蒸的枣糕。

她会提前被告知,得从这上面跨过去。等她跨过去,公公马上拿起包袱,扔到房顶。这预示着新媳妇进门以后,早生儿子,平平安安,步步登高,日子越来越好。枣糕有早生贵子,步步登高之意;“鞍”“安”同音,是取平安之意;扔到房顶,那日子过得就是要和天比高啦。

新婚当天饺子放点什么,结婚新娘包水饺有什么讲究(6)

(马鞍子上已经放好了包枣糕的红包袱)

马鞍子事后收起来放一边,扔房顶的枣糕包袱,明天早晨再拿下来。

查资料时有一个意外发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婚礼有跨马鞍子的仪式。

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婚礼民俗都是古代传承下来的,会不会我们就是鲜卑族的后代呢?

这不是不可能。《西阳杂俎续集》记载:“今士夫家昏礼露施帐,谓之人帐新妇乘鞍,悉北朝余风也”。这是说新媳妇乘鞍而不是骑马,这是跨马鞍子的历史记录,来自北方游牧民族。

大家都知道的历史资料是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

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是鲜卑族人。

新婚当天饺子放点什么,结婚新娘包水饺有什么讲究(7)

(截屏来自我的西瓜视频《新娘子进门公公把什么扔房顶》)

《南齐书-魏虏传》载:“鲜卑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鲜卑族有一个髡发的习俗,把头顶头发全部或者部分剃除,只留部分头发。以此为依据的各类发型,也是东胡民族的民俗特征之一,鲜卑族是东胡族的一部分。

在德州农村这里,尤其以前,男孩小时候,最普遍的是在后脑勺那里留一绺头发让它长很长,据说这可以健康,长命百岁。

古老的鲜卑族发源于长白山,从森林到草原,游牧或者定居,曾经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大概数十个,比如《天龙八部》里说的燕国等。隋唐时期,随着战乱和民族融合,作为一个族群,已经消失,但是古老的婚俗文化却被传承下来。这得益于古人特别重视礼节与仪式,很多民族,很长的历史时光里,他们对于各类婚丧嫁娶仪式,一点一滴,有板有眼,可彰可表,毫不含糊,尤其结婚这么重要的大事上,更是不会有半点差池。

也许据此可以判定我们曾经是鲜卑族的后代?至少有点关系吧?有待于民族学家进一步考证。

#德州民俗文化系列#,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共建和谐家园。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