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扔石头的方式,我们不认同哦
但是问题又来了,标枪需要使用者必须有很大的臂力,并且精确度感人,很多时候并不能准确插入猎物的身体。最重要的,投掷时需要助跑,脚步声很容易打草惊蛇——猛犸还好,比较笨重——小一点的敏捷动物,很可能标枪掷出后还在空中飞着,猎物已发生了位移,最终导致脱靶。
这可怎么办呢?
岁月流转,情怀依旧,原始262的智商,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解决远距离打击脱靶这个艰巨的课题,又落在了他的肩上。东方破晓,百兽嘶嚎,原始262的目光,更坚定了......
科研任务需要明确研究方向,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原始262所著的《关于提升远距离打击手段精确度并顺带增强打击时隐蔽性的相关研究》这篇论文,已开宗明义地道明了研究方向:
1.提升精确度;
2.增强隐蔽性。
研究过程就不展开了,满足这两个预设需求的最终产品出现了,那就是弓箭。
▲嗖~~中!哇,射到猎豹了~
由于火力输出,由纯粹的肌肉发力,转换为依靠器械的物理发力,并且箭体本身细长,加之发射过程中基本上与视线基准齐平,且整个发射过程不用像掷标枪那样奔跑,而是较为静态,所以弓箭比起标枪可谓优点明显:精确度高、隐蔽性强。
▲弩,可以视为弓箭的加强版
再之后,原始262已进化为奴隶(社会)262,又在弓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弩。比起弓,弩依然是伟大的发明,但还称不上划时代的。因为弩依然是借助物理方式输出火力,但威力更大,同时可实现长时间蓄能(引而不发),再加上可以卧姿发射,隐蔽性进一步增加。
凭借着弓弩之利,箭簇之威,奴隶262早已不是早年间原始262那般小心翼翼。出门携弩,想打鸟就打鸟,想猎狐就猎狐,丛林里哪种野味我没有吃过?我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
与此同时,弓弩这种利器,也不再单单应用于狩猎这种单一场景。从小规模的部落械斗,到大规模的率师伐国,都可以看到这些利器的身影。
▲突火枪,弓弩之后第二种划时代远距离打击手段
历史的指针指向了13世纪,在宋理宗开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259年,划时代的远距离打击手段出现。
这便是突火枪。
突火枪以粗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铁砂、碎瓷片、石子、火药等的混合物)。突火枪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发射时以木棍拄地,一手手扶管身,一手点火,随着一声巨响,碎石或者弹丸喷涌而出,未燃尽的火药气体喷出枪口可达两、三米。因当时生产技术上的限制,所以火药的推力相当有限,射程最大也就百米左右,它的射击精度和射程较难控制。再因为其枪管为天然竹管,在射击了几次之后,枪管末段的竹质就会因为火药燃烧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甚至直接导致炸膛。所以突火枪的真正实战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但是,突火枪依然是一款划时代的远距离打击武器。因为比起依靠物理方式输出火力的弓箭,突火枪是依靠化学能输出火力。前者的射程和威力提升缓慢,瓶颈期来得很快;而后者——也就是依靠化学能输出火力的突火枪及其继任者——则有很大空间提升射程和威力。深度满足人类远距离打击需求,是此类武器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