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徐婧)2020年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全品类、全链条、全覆盖原则推动实施垃圾分类。当前,北京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98%以上。
记者28日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坚持系统治理,聚焦“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三个关键,狠抓《条例》落地实施。三年来,北京推动近1.6万个居住小区(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和民众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各品类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基本贯通,市民自主分类习惯逐步养成。
北京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18%以上,可回收物规范回收量增长近1倍,其他垃圾减量率超过3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5%以上,分类效果明显。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98%以上,91.5%的被访者对北京垃圾分类表示满意,与《条例》实施前相比,满意率提高了34.1个百分点。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深化治理阶段,北京重点攻坚推动居民习惯逐步养成,补足分类体系的短板弱项,完善长效机制。
在提升基层垃圾分类治理水平方面,北京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针对社区*和物业经理等基层工作者的赋能活动,提升基层垃圾分类治理能力;遴选119名基层赋能讲师,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把好的经验做法传播开来;组织编制“基层赋能指导手册”,对基层垃圾分类推动工作的痛点和难点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一些具有推广意义的垃圾分类模式和做法。
在推进各品类垃圾体系建设管理方面,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目前已完成排放登记的管理责任人4.62万家,新版运输合同签约率达到93.9%;印发《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事项的通知》,全市已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企业21家、备案场所271个。
此外,北京还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意见》,全市已推动2670个小区开展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试点。借力“接诉即办”,重点解决居民反映较多的桶站设置不合理、垃圾清运不及时、异味扰民等问题,2023年1月至4月市民反映垃圾分类问题的诉求量同比下降65%,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北京将从居民需求入手,完善150个社区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回收体系建设,为百姓参与资源回收和处理大件垃圾提供便利;从环境友好入手,强化做好夏季桶站等前端投放站点日常保洁维护管理等问题,为居民提供良好投放环境。同时,加强精细治理,提升分类体系运行管理水平,促进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