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乃礼仪之邦,尤其尊师重道。因此,每当教师节,或重要的考试结束以后,为了表示感激,学生总是会不约而同地给老师送上鲜花或贺卡。
在这些卡片上,学生们最喜欢采用的方式,就是摘录古诗词。毕竟这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真情沟通,需要有墨香。在浩瀚的古诗词中,有这么两句诗,常常被学生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然而,身为一线教师,近日有位家长跟我聊天表示,他家孩子在送老师的卡片上写了这14个字,却被老师批评不懂事。此事被家长们知道后,大家都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不过随后,老师的解释,也引起了家长们的讨论。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首诗: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李商隐的一首《无题》,李商隐的无题诗,堪称唐代诗坛的一绝。后世有人常说,李商隐之后,再无《无题》诗。李商隐的诗,常常略显晦涩难懂,哲理意味很浓。比如他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就充满了老庄思想的哲理意味。不过,本期这首《无题》却比较易懂,一般认为,这首诗就是一首情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无比思念。
诗的首二句便是千古名句,也是全诗的诗眼。“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多少爱恋中的有情人的共同情感体会。正是在这样一种伤情的体验中,才引出了下面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谓的“丝”,乃是通“思”,说的是内心的思念不止;所谓“泪”本是蜡烛的蜡滴,这里比喻恋人的眼泪。按照原诗的意思,这句诗就不能理解为是歌颂奉献精神,而应该是礼赞爱情中的伤情体验。
笔者了解到,这位老师之所以会觉得这诗不适合形容园丁,其实有两个原因:首先,这首诗确实从字面上来看整体意境是偏向悲观落寞的情绪,这与老师期待的学生的朝气蓬勃有所差距。诗中提到了的“到死丝方尽”之语,确实也有些不太“吉利”和伤怀,老师或许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年轻小小的,就去体会这种悲观的诗情。其次,这诗是歌颂爱情的,用来形容师生情,不太合适。
其实从字面上来看,老师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细细想来,就会发现他给的理由其实并不太站得住脚。我们要明白,很多古代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它们的认知会发生改变。还以这两句诗为例,老师的解释是传统诗评家的共识。但是对于并未体味过爱情滋味的学生而言,不能理解到那个高度,也是情有可原的。
凡事我们必须设身处地,将自己还原到学术的角度,也许对这首诗的理解就完全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所谓春蚕到死,指的是人短暂的一生,春蚕在短暂的一生中,却为人们带来了蚕丝,这是多么可贵的奉献精神。春蚕的奉献,是以生命为长度,为代价,因而可敬可爱。蜡烛也是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不正是老师的精神写照吗?
古代诗词中的不少好句子,慢慢脱离了原诗的语境,成为俗语,融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因而,只要在生活中对这些句子的解释是通的,又何必强求必须回到原诗,何必强求必须以诗评家的高度去要求普通学生呢?况且,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相信老师们都是能够感受到的。这样的学生,如果都能算不懂事,那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像这种诗歌意义上的变化,除了李商隐此诗外还有很多。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代人经常用它来形容爱情,甚至用在婚礼上,但事实上这首诗出自《诗经》,最开始它是用来描写袍泽之情的。同样的,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是歌颂爱情,并非字面上说穷夫妻事事不顺,但是成为了俗语后,大家都已经接受了后面这种用法。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诗歌自问世开始就有了生命力,大家在使用时其实不用那么刻板。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