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十几年前的F1赛车上能保护车手安全的只有头盔,F1比赛也被称为“玩命赛车”。
直到2014年,24岁的法国选手朱勒·比安奇 (Jules Bianchi) 因事故不幸离世,大家才意识到保护车手的重要性。
2018赛季的F1比赛引进了Halo系统,Halo的重量不超过7千克,但却能够承受住12吨的冲击力,相当于头顶一辆双层巴士,能把车手的生还率提高17%。
有传言称,在2018赛季前的策略小组会议中,10支车队有9支投票反对Halo系统。
梅赛德斯奔驰车队经理沃尔夫公开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用一把锯子将Halo锯掉。”
但也是从该赛季开始,Halo系统靠实力逆袭,在多起致命的事故中救了车手的命。
曾经不支持Halo系统的格罗斯让也被Halo“救过一命”,死里逃生后他表示:“Halo是最伟大的发明,没有它或许我就不能再和大家说话了。”
近50年除了Halo系统,柔性油箱、防火赛车服、碳纤维头盔、单体壳座舱、HANS系统,还有事故发生之后以秒为单位到场的救援,一系列高科技装备都在不断升级。
比如FIA防火赛车服最新的测试标准规定,赛车服必须在800°C大火中坚持20秒完好无损。
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要求,还真被F1卷出来了。
2020赛季巴林站,车手格罗斯让的赛车受到撞击,电池组遭受撞击后引燃了油箱导致爆炸并引发大火。
大火扑灭后格罗斯除肋骨遭受撞击外,格罗斯让仅有手腕、脚踝处轻微烧伤。
而这些经过F1赛车极限测试的技术,其实很多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像阿斯顿·马丁Valkyrie AMR Pro、玛莎拉蒂的全新超跑MC20、迈凯伦塞纳等超跑上用的碳纤维单体壳车架,最早都是用在F1赛车上的。
现在新能源车企经常当成卖点宣传的高强度车身,也是从F1赛车上获得的灵感。